回覆列表
-
1 # 小豬優卡
-
2 # 雲之翼26786581
把自己作為一個有需求的人去思考,人最缺的是什麼,還需要點什麼?溝通的渠道是騰訊打造的,購物和支付的渠道是阿里打通的,現在的衣食住行都滿足了且飽和了,但你發現現在大家常喊的“看病難,上學難”,家庭醫生,個人體檢,個人提升,孩子教育缺乏渠道,因此這個方向要是能有突破會是一個好的機會,但沒有強大的背景和財力確實很難做到,可以小規模實驗性的先做起來以圖後發。
這樣你要回顧下巨頭成長的歷程就知道了。
其次,這個市場要足夠大,比如連線人與資訊的百度,連線人與商品的阿里,連線人與人的騰訊,連線人與服務(線下)的美團。
最後是創始人的忍耐力和應變能力,因為軟體一開始肯定是不完善的,需要創始團隊將這個軟體當孩子一樣培養,隨著市場成長。
如果說要做一個什麼樣的軟體可以超越現有的巨頭,我認為需要錯位競爭,阿里,騰訊,在人與商品,人與人的連線,已經特別強大了,而在人與資訊的連線領域,有老牌的百度,新興的位元組跳動,競爭也很激烈。
所以我認為未來的機會在人與服務的領域會出現新的巨頭,服務的種類繁多,很難在一個平臺有規模化的顯示出來,滴滴是做垂直領域,美團有做平臺的想法,但是服務只提供了幾大種類。所以在這個領域還沒有成長起來一個特別巨無霸型的企業。
有困難才會有機會,人與服務的切入口也一定是從網際網路的發家史~免費開始,有人肯定會疑問,哪有免費的服務,其實轉變下想法就可以了,服務相互的,而且在連線人與服務的時候,會產生很多有用的資訊流,選擇一部分免費出來分享。
最後我希望出現那麼一家企業,具有以關係鏈為基礎,以共享經濟為核心,連線人與服務生態系統的企業。這其實也是我在追求的,但是如果有別人能夠做成我也會特別開心 因為當它肩負起它的社會責任時,它就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