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寧11

    1368年明朝建國,設九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永樂之後漠南諸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只剩九邊重鎮

    九邊,又稱九鎮、明朝九邊,是中國明朝弘治年間在北部邊境沿長城防線陸續設立的九個軍事重鎮

  • 2 # 歷史百家爭鳴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蒙古人被趕回了漠北,但蒙古人死心不改,他們覬覦於中原,一直想要打回來,朱元璋為了防禦死性不改的蒙古人,就設立九大塞王,“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險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到了朱棣時候,他為了打擊藩王勢力,就將塞王遷回內地,於是九鎮便孕育而生。當然,九鎮並不是在弘治年間建立的,而是經歷了不少的時間,到弘治年間完成。

    明朝的萬里長城東起丹東的鴨綠江,西止祁連山下的嘉峪關,綿延萬餘里,明朝便分九個區域管轄,每“邊”為一“鎮”,被稱為九邊重鎮。朱棣削弱了塞王后,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又設山西、固原兩鎮,是為九邊。從明成祖朱棣起,九鎮歷經洪熙、宣德、景泰、天順、成化各朝,至明孝宗弘治年間設定完成,在嘉靖時,於北京西北增設了昌平鎮和真保鎮,萬曆年間又從薊州鎮分出山海鎮,從固原鎮分出臨洮鎮。明朝建立九鎮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禦長城外的少數民族,構建一條北方防禦線。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屯田制度廢除,九邊就逐漸荒廢下來,當女真族起來威脅到明朝安危時,九邊防線對女真毫無抵禦能力,女真照樣能突破防線,但關寧防線對其還是有防禦作用。

  • 3 # 風逍逍兮易水寒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自從南宋被元朝滅亡後,中華大地就落在了元朝手中,元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治中國的少數民族朝代。但是元朝的統治並沒有持續多久,不到一百年的時間,朱元璋就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天下才又回到漢人的手中。

    朱元璋雖然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但是未能徹底解決北方的威脅。蒙元的殘存勢力撤退到漠北,仍然具有相當強大的實力,經常騷擾明朝邊境,企圖東山再起。

    在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防禦的重心,從商周時期的犬戎,到秦漢時期的匈奴,再到隋唐時期的突厥,兩宋時期的遼國和金國,明朝的對手就變成了蒙元。北方邊鎮的戰略位置也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防禦北方威脅,明朝歷代皇帝都非常重視北方邊防。我們都知道,明朝在秦長城的基礎上又重新翻修了一遍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分為九個區域管轄,每邊為一鎮,稱為九邊重鎮。

    分別是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綏、寧夏、固原、甘肅九鎮,到了嘉靖皇帝年間,為了加強北京的防務需要,又加設了昌平、真保兩鎮,總共九邊十一鎮,這是明朝應對北方威脅的重要倚仗。

    但是在弘治皇帝年間,他卻取消了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九大邊鎮,這又是為什麼呢?

    明孝宗弘治年間,戶部尚書讓鹽商納銀換引,而由太倉供給邊境用糧,鹽商就不會再管邊境的糧倉是否裝得滿,邊境的糧價就越來越貴,軍隊用糧也越來越困難。

    到了最後,邊境軍隊糧餉發放不到位,還出現了逃兵,這種事情越來越來,防備也日漸衰馳,國力也日漸衰落。為了節省開支,收縮防線,明朝的九邊重鎮就被取消了,不過之後因為要對抗蒙古和滿清,部分邊鎮又被重新啟用,只不過還是沒能阻止明朝滅亡的腳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豪斯被裁後怎麼還會留在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