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羊駝王富貴
-
2 # 嶽劍
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三十而立。是指確立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
四十而不惑。是說對自己堅持的原則不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是說命運,都是自己造就的,所以不怨天尤人。
六十而耳順。是說能明白是非曲直,好的壞的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不意氣用事。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為人處事很成熟,做事的時候就基本不會犯錯。
-
3 # 平民之宴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這是孔子72歲時,對人生經歷的一段總結。僅僅適用於孔子所處的那個時代。基本意思,按照我的理解是,三十歲的時候要懂規矩、守原則。孔子曾說過,“不知禮,何以立?”。到了四十歲,對你選擇的道路不要再猶豫不決,要堅定信心去拼搏奮鬥,力求取得一定的功名吧。然而,到了五十歲,你再一事無成,你就安心養老吧,知足常樂嗎!畢竟千人千面,我理解的抑或有偏差,請大家指教。
但是,在現今這個偉大的新時代,一個人的事業發展,已經與年齡沒有太大關係,萬類霜天競自由,有更多的平臺供你選擇,千帆競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如果按照讀了本科讀碩博的經歷,三十歲也就剛讀完博士吧,這個“立”就有很大的文章去做。五十知天命的話,那麼多的“褚時健”優秀老人,怎麼理解?
新時代,要有新理念。只要你真正的付出了,時代是不會辜負你的汗水和青春的。除非你只會仰望星空,不知腳踏實地。
願我的解讀對大家有用
這句話是孔夫子說的。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話出自《 論語 ·為政》
大體的意思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大學之道 ,三十歲能夠自立於道,四十歲能無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六十歲所聞皆通,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所謂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
立身,立業,立命,立家。
三十歲為身心完全成熟之年,應有生存基礎,而在此基礎上修身養性培養自己的品德和建立自己的家庭。當然古人在十幾歲就結婚了,這裡建立家庭應該是指有子嗣。另外還應有自己的精神寄託,大學之道萬萬千千,自己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道,不斷尋求下去。
這句話是說在三十應該克服物質層面上的羈絆。
而四十而不惑,這個惑指的是什麼。
是對社會的困惑,對自身的困惑。
四十歲的時候應該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觀了,對於所見所聞所想都有屬於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不應被其他人輕易左右。只有不斷的堅定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才能百折不撓的繼續證道。大學之道為畢生追求,如果意志不堅定,人云亦云自然不能創立後世萬人敬仰的儒家學派。
五十而知天命,知的是什麼。
孔子在看周易的時候韋編三絕,後說過一句話“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可見五十知的天命是他自身的使命。
五十歲的時候能夠了解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時間和空間上契合於天地,所做所說所想都符合自然之道,無為而無不為。這是在思想上的進一步昇華。五十歲的時候更應該順天承命,透過這麼些年的人生思考,把自己的定位清晰明瞭。
一家之言,拋磚引玉。
我是苗大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