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廣式點心賴迪
-
2 # 奇奇VLOG
1、最有可能是溫差的問題,饅頭蒸好之後,不能立馬揭蓋鍋蓋,由於內冷外熱,揭開鍋蓋的一瞬間,冷空氣接觸到鍋中蒸好的饅頭表面,熱脹冷縮,蒸好的饅頭經不住這麼強烈的溫差變化,馬上就會塌陷變形,變得鄒巴巴;
2、酵母沒有充分攪拌均勻,或者啟用酵母的水溫不對,導致麵糰沒有發酵好,蒸好的饅頭也會出現類似塌陷變形、大小不均勻的情況;
3、二次發酵後上鍋,使用了大火,蒸饅頭火力過大,造成鍋中的蒸汽供不應求,容易導致饅頭乾癟;
4、麵糰發酵的時間過長,也會造成蒸好的饅頭出現乾癟塌陷的情況;
5、在蒸饅頭的過程中,中途頻繁揭開鍋蓋,導致水蒸氣滴在饅頭的表面,這樣也會導致饅頭表面塌陷,不過也有網友說,他沒有頻繁揭開鍋蓋,不過這樣的情況也有可能出現蒸汽轉化為水滴,滴在饅頭表面的可能;
-
3 # 愛嘉尼兒
1.和的面需要充分醒發好,酵母粉最好是調入溫水和勻後加入麵粉和,不要直接倒入麵粉,防止麵糰發酵不充分、不均勻。
2.包子皮不能太薄,如果餡多皮太薄的話,餡裡的鹽分滲到皮裡,麵皮沒有多少可以醒發的空間,蒸好後的包子皮會很塌。
3.包好的包子需要二次醒發,不能著急上籠屜蒸。
4.熱鍋涼屜上包子,先加熱蒸鍋,有溫度後加蒸屜。
5.包子蒸好後,不能直接掀鍋蓋,再燜上3-5分鐘後開鍋,一般的大包子蒸15分鐘,中途更不能掀鍋蓋。
-
4 # 吃是一種態度大禹
這是我之前回答的。蒸包子開鍋後縮了,怎麼回事?的問題和你的問題差不多。
是這樣的。包子是屬於發麵類食物。小的時候老人們蒸包子需要對鹼面兒。這個對技術要求比較高。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和酵母泡打粉的廣泛應用,發麵的時間縮短了技術簡單了。
大家都知道酵母發酵的原理。酵母在麵糰中的發酵主要是利用酵母的生命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質。同時發生一系列複雜的變化酵母不同於化學物質,它是一種真菌微生物。他能夠迅速將麵糰中的糖類物質分解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水,這就是包子蒸出來蓬鬆的原因。 那我們知道他蓬鬆的原理以後。我們就要想怎麼利用這個原理讓面更加蓬鬆。
首先和麵的時候酵母要用溫水融化開。太燙的水會把酵母菌殺死。太涼的水酵母菌又沒有活性(偷懶不幹活)。用溫水化開酵母后和麵。
面和好後需要靜置給酵母時間工作,讓酵母分解發酵。這個過程我們麵點師叫醒面。讓酵母工作還要讓它效率高。咋們在幫它一把!把面放到溫度相對高一點的地方25-28度是酵母工作效率最高的環境。面醒好以後。那就要擀皮子,包包子了。把包子包好以後。大家肯定是直接上籠開蒸了其實這是錯誤的。這時候不是直接蒸。需要在讓半成品包子醒一會讓酵母繼續工作。3-5分鐘以後在上籠蒸。蒸完以後也不要直接開鍋。關火讓蒸好的包子表面慢慢降溫形成保護膜防止二氧化碳氣體流失定型。一般5分鐘。如果蒸完直接開鍋外面的空氣比鍋裡的空氣要冷直接會破壞包子表面的保護膜二氧化碳氣體一流失你說它能不縮嗎?
回覆列表
很明顯是包子發酵過了。
包子發酵時間過度,包子麵糰發酵過度,導致麵糰蓬鬆過度,麵糰失去支撐力,就會導致塌陷的情況出現,起碼要縮短20分鐘的發酵時間。然後要多觀察包子的發酵程度,隨時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