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長中的小開心
-
2 # 生物暖寶寶
人是社會動物,也是群居動物。
人情來往是我們生活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
它包括與客戶、同事、領導、朋友、戀人、親人等相處。它並不能單純的理解為功利化的“利益交換”,更多的時候,它能讓我們的情感得到歸屬和與他人產生共鳴。
有些人覺得“人情來往”很累,有時候真的想要放棄,感覺“孤獨”更適合自己。這樣是一種不成熟和逃避的表現。我們來提出一下假設,角色設定——斷掉“人情來往”的你。
老朋友的婚禮,不去?
單位的年會,不去?
領導讓你安排的重要接待,不去?
女兒幼兒園的節目表演,不去?
舅舅家忙活了兩天準備的晚宴,不去?
那麼,我們看到的這個“你”,還是具有“人味”的你麼?
當然,我們允許你思維的“短暫離線”,但是“上線”過後,你依舊要開啟你的“人情來往”。
你要承擔起包括工作的責任、家庭的責任以及各種身份賦予你的責任。你需要用精力、愛和時間經營維繫每一段“關係”。
有人說:我一個人待著挺好的,不一定非要和“人打交道”,那麼,在漫長的時間裡,你面對的僅是你自己。
試想一下,你的收入如何來?
父母給?
網上找?
這些難道不需要你接觸“人情”這塊兒就能找到?
你可以不出去“人情來往”,但你仍然逃脫不了“社交網”。書籍、手機、電視、網路。你接受到的依然是來自“世間的人情冷暖”。
同時,斷掉了“人情來往”的人容易產生心理上面的疾患,因為內心的價值感、認同感和愛,幸福感會被時間所沖淡,慢慢變得憂鬱。
再捫心自問一下,
難道你不需要愛?
不需要自我實現的價值感?
他人的認同?
圈層的歸屬感?
真相是,大部分人不會真的願意一輩子沉浸在“孤獨之中”。斷絕一切的“社交關係”,拋棄“人情來往”完全變成一個斷層世界裡的人。
那麼,怎樣來緩解“人情來往”帶給我們的那些負面的壓力呢?
所以,“沒有了人情來往,就孤獨一生了麼”,我的答案是:沒有了人情來往,你註定會孤獨,但學會自處,豐富自我會讓你減少孤單感,但你很難打敗它。
回覆列表
首先孤單是內心深處的一種感覺。
人是群居動物,需要從社交(人情往來)中獲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滿足:
生理需求包括:
1.衣、食、住、行
2.繁衍的需求
心理需求包括:
1.愛與被愛,
2.重要性(渴望被重視),
3.被尊重被認可被鼓勵
4.安全的需求,
5.自我成長,
6.榜樣的力量,
7.自由
如果一個人斷絕人情往來,可能衣食住行尚可解決,但是其它方面的心裡需很難得到滿足,長此以往就會感覺到孤單!
在通訊方式高度發達的今天,社交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網際網路的興起打破了空間的限制,但也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
通訊錄好友上千,能隨時聯絡的卻沒幾個,這是現代人的集體孤單和痛苦。
怎樣提高社交質量,拒絕無效社交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