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love369369

    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中成績優秀或資格優異的生員(秀才),升人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思是把人才獻給皇帝。明朝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細貢; 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的貢生,又別稱“明經”。 在國子監中肄業的學生統稱監生。其名稱始於唐代。明清時期人監途徑有很多,主要來自於考試,或由皇帝特許,有舉監、貢監、生監、恩監、廕監等名目。生員人監的稱貢監,官僚子弟人監的稱廕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人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朝初年,監生與科舉、舉薦同為入仕的重要途徑,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不勝列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但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透過科舉做官。

  • 2 # 無敵動漫星

    監生:國子監的學生。或由學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後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生資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則是一個吝嗇鬼的典型。 貢生相當於舉人副榜。貢生有幾種,蒲松齡是“歲貢”,又叫“挨貢”。就是做廩生時間長了,排隊挨號捱上了貢生。做了貢生以後理論上可以當官了,蒲松齡得到一個虛銜“儒學訓導”。儒學訓導是什麼意思呢?當時封建社會的學校分好幾級,國家一級是國子監,省裡面是府學,縣裡面是縣學。這個儒學訓導就是縣學的副長官,相當於現在一箇中學副校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代有的戰爭為什麼還舉旗衝鋒?不是白白減少一個戰鬥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