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閣水哥

    面對八旗餘丁興盛的問題雍正如何解決? 對於八旗子弟人丁興旺,不僅要保證錢糧供應,而且還要再各方面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地位,才能終生為大清效力。所以清朝皇帝採取了很多的措施 一、開辦大學校來引導八旗學生來讀書。

    1國子監。在首都設定國學,給八旗子弟入學讀書。分內外兩班 每班150人。這些學生是管吃管住管錢。待遇最好。

    2.恩監,由八旗漢文官學生、算學滿、漢肄業生考取。又臨雍觀禮聖賢后裔,由武生、奉祀生、俊秀入監者,皆為恩監。順治二年,定文官京四品、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送一子入監。這是皇恩浩蕩對於高階官員和有功八旗的獎勵。

    3.順治朝以後,在京城的八旗駐地都專門設定八旗官學立為書院,派國學二廳六堂教官分教八旗子弟。以後規定八旗子弟每十日赴國子監考課一次,春秋演射五日一次。

    4.對於幼年的八旗子弟,在雍正朝開設了 覺羅學、宗學、鹹安宮官學等這些是歸宗人府管轄,後來就轉變成為 小學和中學。這說明在雍正朝從幼兒學業到成年高階的學習教育體系都已經建立完成。 這樣就能保證八旗子弟不僅能打仗還要有文化。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制度上的安排。

    二、開科取士 既然部分有能力有文化的八旗人進入學校參加學習,那麼就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來獲得功名。因為八旗人終生要做兵的,但是兵額有限,很多家庭三個孩子可能只有一人能當兵,多出來的人幹嘛去呢?就是參加科舉咯。

    順治年就開始有科舉考試,主要考騎射,文化類次之。但是經過康熙朝的不斷演化,原來八旗是分榜考試到了康熙26年已經和漢人同榜考試了而且考試的內容也不斷的加大難度。真的能考上都是佼佼者了。因為八旗還要駐防在全國各地,於是雍正朝開始設立了八旗鄉試,讓各省的八旗子弟都能參加考試。

    三、對八旗人數的定期清點。 八旗的生活都是靠國家供給,但是由於人口滋生太快。不得不經常性的進行人口盤點。定例三年編審一次。另外曾提案讓部分旗民到東北去屯墾,但是效果不佳。然後就鼓勵旗民家的下戶,儘可能的分戶出去,減少負擔。

    四、對八旗官田的管理。 1.八旗的官田。分佈在京師周圍的縣裡光旗兵擁有十四萬九百餘頃。由於大家都不會種地只好租給當地漢人來耕種,這就形成了龐大的地主集團。由於土地的性質就會產生兼併,所以對於官田,皇家命令不準買賣。而且每個人分到地就這麼多,不管你家幾口人,多了不退少了不補。在人口少的時候,八旗官兵生活很滋潤,但是人口越來越多土地產出都不夠吃了生活就變的苦難了。此時政府就推出了每十年一次的土地普查,對於非法買賣的土地就收回國有了。

    2.盛京官莊。這是老家的土地。沙河以外、錦州以內,旗員家丁給地,人三十六畝。凡隨缺官地歸旗入冊,禁職官侵佔。東北的土地大多都是分給旗人的。 而其餘各省駐防的旗兵,每人三畝地。如果全家去了當兵所在的地方,原來在京師的土地就收回去,有點類似我們 現在的宅基地的分配方案。如果是開荒的土地多的260畝少的30畝,就看當地人口數和土地的情況來決定。但是對於浙江來說因為沒有土地好分,就給錢。在乾隆之前禁止八旗人買土地置產。

    3.屯墾區。有些八旗分配到邊疆,有牧場。也作為八旗官兵的自有土地來實行分配,具體就不詳細說。 以上情況就是大體上雍正朝對於解決八旗問題的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傅”姓是怎麼來的,歷史概況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