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來自鄭州登封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自此“天地之中”這個詞更為大家所熟知。何為“天地之中”?在中國先民的早期宇宙觀中,中國乃居天地之中的泱泱大國,天地的中心即在中原地區的鄭州一帶,因此這裡成為了中國早期王朝的建都之地,更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遺的內容主要有8處11項,包括觀星臺、中嶽廟、太室闕、啟母闕、少室闕、會善寺、嵩陽書院、嵩嶽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宛如一座露天的建築博物館。11處內涵豐富的世界遺產單體環繞著嵩山,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等各個朝代,中國古代禮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在此融合發展,共同形成了“天地之中”這個概念。
徜徉“天地之中”,讓我們來尋覓經過歲月打磨的諸多遺蹟,品讀中華璀璨文明的珍貴遺存。其中我覺得最不容錯過的是中嶽廟。始建於秦代的中嶽廟是祭祀太室山神的場所,武則天登頂嵩山,封嵩山為中嶽後,這裡改名為中嶽廟。中嶽廟內的峻極殿是建築群的主要參觀點,清代重建後一直儲存當時的模樣,最為精彩的是天花板上的彩繪盤龍藻井。在崇聖門東側有四個高大的守庫鐵人,鑄造於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體現了宋代精湛的鑄造工藝。
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來自鄭州登封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自此“天地之中”這個詞更為大家所熟知。何為“天地之中”?在中國先民的早期宇宙觀中,中國乃居天地之中的泱泱大國,天地的中心即在中原地區的鄭州一帶,因此這裡成為了中國早期王朝的建都之地,更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遺的內容主要有8處11項,包括觀星臺、中嶽廟、太室闕、啟母闕、少室闕、會善寺、嵩陽書院、嵩嶽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宛如一座露天的建築博物館。11處內涵豐富的世界遺產單體環繞著嵩山,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等各個朝代,中國古代禮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在此融合發展,共同形成了“天地之中”這個概念。
徜徉“天地之中”,讓我們來尋覓經過歲月打磨的諸多遺蹟,品讀中華璀璨文明的珍貴遺存。其中我覺得最不容錯過的是中嶽廟。始建於秦代的中嶽廟是祭祀太室山神的場所,武則天登頂嵩山,封嵩山為中嶽後,這裡改名為中嶽廟。中嶽廟內的峻極殿是建築群的主要參觀點,清代重建後一直儲存當時的模樣,最為精彩的是天花板上的彩繪盤龍藻井。在崇聖門東側有四個高大的守庫鐵人,鑄造於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體現了宋代精湛的鑄造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