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勤志服知

    必須的。魏明帝曹叡去世之後,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曹爽是大將軍,這時候皇帝還小,曹爽才是魏帝國真正的當家人。但從管理上說,領導的權力來自五個方面,法定性權力、獎賞性權力、懲罰性權力、專家性權力、人格的權力。現在曹爽是大將軍了,組織給予了法定的權力,也就有獎賞和懲罰的權力。但曹爽是個楞頭青,專家性權力和人格權力就沒有。而司馬懿呢,功勳卓著,在專業和人格魅力上,比曹爽強了不知道多少倍。曹爽很不爽。領導一生氣,後果很嚴重。什麼嚴重的後果呢?給司馬懿升官――當太傅,做皇帝的老師。實際上是明升暗降,地位很高,但沒什麼實際的權力。司馬懿是怎麼應對的呢?一個字,忍!

    這個時候司馬懿其實有很多選擇,至少有四個選項,一是退隱。現在司馬懿,要名有名,要錢有錢,什麼都不缺,這時候年齡也大了,60歲了,可以辦理內退嘛。第二個選擇,太傅是三公之一,工資收入很高,混日子也可以,反正工資不會少。第三個選擇,是玩陽謀,硬碰硬,畢竟也是兩個輔政大臣之一。但事實上難度很大,曹爽是首輔,是大將軍,擁有最高權力。並且曹爽的幾個兄弟都給安排在重要崗位,把權力掌握得牢牢的。第四個選項就是玩陰謀,團結反對派,時機一到,以雷霆萬鈞之勢發動政變奪權。

    要是我們普通人就會說,算了,有那麼多錢,有那麼大的名聲,享清福去算了。何必搞得自己太累。實際上,就算是下野退休,只要你的專業性權利和人格權利還是在那,對在位的當權者是個嚴重的威脅。所以幾乎是所有的朝代,開國功臣都沒有好的下場。另外,一個人到了某一位置,他的眼界格局都會不一樣。司馬懿在高官位置上做了很久。他知道權力的滋味。1949年的時候,解放軍進入上海,晚上就是睡在大街上。有人告訴宋美齡,宋美齡根本不信。知道是事實之後,她幽幽的說了一句:“那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權力的滋味”。馬斯洛需要理論指出,人的需求是分層次的,生理和安全得到滿足後,必然要求社交和尊重。很難說得清楚,司馬懿什麼時候開始決定要攫取最高權力,從記載上來看,司馬懿看來真沒有做皇帝的企圖。但被掛起來晾在一邊這個事情對司馬懿來說,肯定是一個強烈的刺激。並且在那樣一個高位,放棄權力相當於親手把刀子奉送到敵人的手裡,真那樣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因此,出於現實考慮,也是不可以放棄權利的。所以司馬懿選擇了一條陰謀奪權之路。

    不過司馬懿沒有輕舉妄動,一直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隱忍了十年時間,司馬懿終於耐心地等到了他所需要的一個機會。司馬懿算是把曹爽研究得透透的,而曹爽認為司馬懿年過70,又病入膏肓,已經掀不起什麼風浪了,對他不再加以防備。有人曾勸曹爽,你們兄弟掌握大權,不能同時出城,要是同時出去了,別人造反,關閉城門可怎麼辦?曹爽只是冷笑一聲:誰敢呢?――誰敢?司馬懿敢。

    公元249年正月,皇帝曹芳要出城到高平陵祭拜父親(魏明帝的皇陵叫高平陵),大將軍曹爽隨行,還有曹爽的幾個弟弟,一股腦地出了城。司馬懿就抓住了這個空檔。司馬師暗地裡培養的三千死士一時間聚集,挾持了在城裡的郭太后,命令關閉了洛陽城門。應該說這次行動是殊死一搏,也算是孤注一擲。結果以司馬懿勝利告終,曹爽以及他的黨羽,都被滅了族。政治鬥爭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司馬懿必須將曹爽置於死地,斬草除根,才能免去後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申專員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