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偉評論
-
2 # 使用者長樂
臨誰的帖,就要反覆學習名人對改書法家不同時期特點的點評,成長經歷和書法發展過程,要逐人學習,特別是對單獨字帖的評價,要認真研究學習。掌握其特點,對書法臨帖研習和提高有更大的幫助。如顏真卿的《多寶塔》,此碑書法妖媚動人,沉穩多姿,代表著顏真卿早期作品的風格,其字保留了初唐楷書的體態,秀美英俊,特別是摻有唐人寫經的成分,更顯得”少年英俊“
能夠做到邊學邊練,邊練邊學,對書法的學習和提高是最大的幫助,相得益彰。
-
3 # 咧嘴木樁
練到絕望,思想理論似乎已整理成體系,可惜唯獨實踐效果不明顯,懸肘猶如鱉爬,線條如蚯蚓走路。
用過最好的紙是黃宣,寫過幾張,不知是力大還是水兌多了,也許練習用的宣紙就是差吧,正常用的是書本紙,有的還打滑;筆是十幾元一支;墨估計好壞差不到哪去。
一切物體都有自己的特徵與性質。二個或二個以上物體揉合在一起,必有一些必然的屬性呈現出來,用美醜加以必要的淘汰,這是藝術,講和合則重品德,引領這風氣的叫政治。書法也許就是這樣產生的吧。
毛筆沾墨在紙上寫,必然出現摩擦。屋漏痕軟毫滑行的感覺,錐畫沙是中性筆執行時的紙的感覺,印印泥是說墨有粘性,折釵股是筆執行時臂的狀態。全是對摩擦的表敘,核心是力。
初學者總是先練習筆畫,衛夫人筆陣圖,說的是筆畫形態,既是筆法,也是各個形態的發力方式。
勢,來源於筆的執行。有人說楷書當行書寫,有人說間架結構…其實是勢的表現。在《玄秘塔碑》中,很多字重複出現,沒有相同的,柳公權在造作?事實是自然,也可以叫隨性,或者叫自由。有些字能長能扁,全在勢上,起筆短了字變長了,起筆長了字變扁了,這叫合理,因變而起,叫隨機應變也行。一切都是通的,側重點不一而已。
錯字,只因我們不會篆書了,似乎不需再改進漢字,進行演變了。對自己特色不確定,又認識不了篆書,更不知道藝術的彈性,實用的簡化字符合自已的特色嗎?似乎沒見到神品書法作品。
至於什麼回鋒與露鋒,很簡單一句話:你是神也不可能瞬間中鋒,總要過渡!有起就有收,又叉到勢上去了,跑到筆陣圖上,說什麼形態與動作影響筆,細分中鋒,偏鋒與側鋒。
還有什麼蹲鋒與揭筆…所謂人就是骨頭與肉,這是哪門子研究,屠夫或吃貨?
回覆列表
書法水平要提高必須認識先行,認識提高不了就像上學永遠讀一年級,讀的再好還是一年級水平,這是大多數愛好者水平提高不了的主要問題。怎樣才能提高對書法的認識?一是系統學習書法理論知識,二是深入學習傳統、臨帖讀帖,三是積極的創作實踐,四是主動的交流互鑑。
系統的學習書法理論主要有這樣幾個方法,一是找個專業的書法學校學習,在書法上有大志向的愛好者應該專業學,考書法專業最好,也可以上各大藝術院校的研修班;二是跟一個號老師,這個不容易找,不是花錢的事,花錢也不一定真正教你,傳統的師徒關係教學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時代,指點指點是可以的,很難系統教學;三是自學,這對自身要求比較高,古代的文章要能看的懂,現代的文章要能辨別對錯。可以先找專業院校的教材來看,比如央美、國美的教材和教學影片。自學最大的問題是容易閉門造車,有條件還是去專業的學習,現在社會上有不少書法專業的老師自己開的教室也可以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