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苦厄, 逼惱身心的苦惱災厄。 苦厄起於生死。 生死因結聚五蘊而有, 因之不能返觀五蘊的虛假不真。 由於認識有如是的錯亂, 難免受到痛苦煩惱。 痛苦煩惱不得清醒的認識, 不免要起惑造業, 結果便陷入了更深的魔道, 因而輪迴生死, 現世執有五蘊, 未來招致生死苦厄。 如果能夠了達, 連五蘊都是虛假幻化的妄想, 掃除一切魔緣, 自然心中清淨, 生出智慧, 也就可以度脫一切苦厄。 這便是修行般若法所能達到的境界。擴充套件資料心經主要含義即修甚深觀照法門,照見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證無上菩提。 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從菩薩大悲濟世,尋聲救苦來說,名觀世音;從菩薩智慧廣大,觀照無礙來說,名觀自在。從悲德與智德立此二名。菩薩本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為利濟眾生,現菩薩身。觀自在的‘觀’字很重要,修心關鍵在一‘觀’字。此觀並非眼觀,而是迴光返照,觀我非空非有、寂寂無念、了了常知的本來覺性,這是修心的總訣。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須臾之間,攝念觀心,薰成無上大菩提種。’又:‘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觀心法門在初下手時,必先放下一切妄想雜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觀看自己當下的心念,這時定覺妄念忽生忽滅,賓士不停,要既不隨逐流浪,也不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無可遣除的。久觀純熟,妄想分別便能逐步歇落,達於空寂。這是慧以資定,楞嚴經所謂:‘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時要繼續前進,時時處處從寂定的性體上,起觀照妙用,這是定以資慧,久久便能達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華嚴經說:‘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觀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見性,自在無礙的意思。‘菩薩’具體稱‘菩提薩埵’。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指一切眾生),合稱‘覺有情’。菩薩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覺覺他為行願,功行圓滿,便成為福慧具足的佛陀。
解釋:苦厄, 逼惱身心的苦惱災厄。 苦厄起於生死。 生死因結聚五蘊而有, 因之不能返觀五蘊的虛假不真。 由於認識有如是的錯亂, 難免受到痛苦煩惱。 痛苦煩惱不得清醒的認識, 不免要起惑造業, 結果便陷入了更深的魔道, 因而輪迴生死, 現世執有五蘊, 未來招致生死苦厄。 如果能夠了達, 連五蘊都是虛假幻化的妄想, 掃除一切魔緣, 自然心中清淨, 生出智慧, 也就可以度脫一切苦厄。 這便是修行般若法所能達到的境界。擴充套件資料心經主要含義即修甚深觀照法門,照見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證無上菩提。 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從菩薩大悲濟世,尋聲救苦來說,名觀世音;從菩薩智慧廣大,觀照無礙來說,名觀自在。從悲德與智德立此二名。菩薩本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為利濟眾生,現菩薩身。觀自在的‘觀’字很重要,修心關鍵在一‘觀’字。此觀並非眼觀,而是迴光返照,觀我非空非有、寂寂無念、了了常知的本來覺性,這是修心的總訣。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須臾之間,攝念觀心,薰成無上大菩提種。’又:‘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觀心法門在初下手時,必先放下一切妄想雜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觀看自己當下的心念,這時定覺妄念忽生忽滅,賓士不停,要既不隨逐流浪,也不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無可遣除的。久觀純熟,妄想分別便能逐步歇落,達於空寂。這是慧以資定,楞嚴經所謂:‘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時要繼續前進,時時處處從寂定的性體上,起觀照妙用,這是定以資慧,久久便能達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華嚴經說:‘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觀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見性,自在無礙的意思。‘菩薩’具體稱‘菩提薩埵’。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指一切眾生),合稱‘覺有情’。菩薩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覺覺他為行願,功行圓滿,便成為福慧具足的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