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個問題可能問的有點奇怪,所謂的“漢服運動”答主聽過,但什麼是“考古運動”呢?答主表示從未耳聞。
考古學目前還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學科,遠遠沒有達到“運動”那樣的層級。因此,我猜測題主的意思是,漢服運動與考古是否存在概念上的一致性?
漢服運動大概在新世紀初露頭,隨著綜合國力的上升以及民族主義的抬頭,一些青年愛好者開始推行,從網路推廣到線下。當然逐漸地其背後也出現了一些複雜的因素,比如漢服商人的推動,再就是某些極端分子的挑撥等等,總之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
因此,關於漢服運動的對錯,答主並不想去評判,也就不至於被扣上帽子。但是,漢服運動的參與群體中,本身普遍存在一種對古代不同文化的評判,卻是不爭的事實。隨便開啟此類論壇貼吧,就能看到諸如中原漢文化乃至於漢族整個群體優於周邊文化、民族之類的內容,像“剃髮易服”之類的歷史,是漢服群體心中的痛點。
而這種文化上的厚此薄彼,恰恰是考古的大忌。
考古學是一門用實物來說話的學科,所研究的主要物件就是古人遺留下來的遺址、墓葬、文物。考古研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古代不同的民族、文化,考古工作者也會開展一些文化比較研究,但是這種研究的基礎是客觀看待不同的文化遺存,而不能代入個人的好惡。
比方說,我們比較漢朝與匈奴的文化,就不能像古人那樣簡單地將匈奴視為“胡虜”、“蠻夷”,覺得漢朝就是最好的。而是應當把這兩種不同文明的方方面面呈現出來,研究農耕與遊牧的異同點,以及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現象。這裡面就包括有服裝、工具、飾物乃至生產生活方式等等。
(匈奴金飾)
(匈奴鹿形青銅飾物)
一些比較嚴謹的漢服愛好者,喜歡去查閱文獻、參考文物,儘量復原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漢服樣式,其中不乏做的非常優秀的。
比如,下面是一位年輕的漢服愛好者根據出土陶俑復原的漢代軍戎服飾,觀賞性與學術性都非常突出。
而這種做法,本身也是考古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很久以前就有研究者在做了。因此從這一點說,漢服運動與考古之間又存在著一些共同點。
最後,還想多說幾句無關的話。答主認為,無論漢服運動還是考古,最終的落腳點都是文化內涵、系統的知識與見識,而非僅僅著眼於“物”或者一些零散的知識。
清朝初年,邵廷采在其為王陽明所作的傳記中這樣說到:
近世儒臣, 褒衣博帶以為容,而究其日用, 往往病於拘曲而無所建樹; 博覽洽聞以 為學,而究其實得,往往狃於見聞而無所體驗。
共勉。
首先,這個問題可能問的有點奇怪,所謂的“漢服運動”答主聽過,但什麼是“考古運動”呢?答主表示從未耳聞。
考古學目前還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學科,遠遠沒有達到“運動”那樣的層級。因此,我猜測題主的意思是,漢服運動與考古是否存在概念上的一致性?
嚴格說來,漢服運動與考古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漢服運動大概在新世紀初露頭,隨著綜合國力的上升以及民族主義的抬頭,一些青年愛好者開始推行,從網路推廣到線下。當然逐漸地其背後也出現了一些複雜的因素,比如漢服商人的推動,再就是某些極端分子的挑撥等等,總之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
因此,關於漢服運動的對錯,答主並不想去評判,也就不至於被扣上帽子。但是,漢服運動的參與群體中,本身普遍存在一種對古代不同文化的評判,卻是不爭的事實。隨便開啟此類論壇貼吧,就能看到諸如中原漢文化乃至於漢族整個群體優於周邊文化、民族之類的內容,像“剃髮易服”之類的歷史,是漢服群體心中的痛點。
而這種文化上的厚此薄彼,恰恰是考古的大忌。
考古學是一門用實物來說話的學科,所研究的主要物件就是古人遺留下來的遺址、墓葬、文物。考古研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古代不同的民族、文化,考古工作者也會開展一些文化比較研究,但是這種研究的基礎是客觀看待不同的文化遺存,而不能代入個人的好惡。
比方說,我們比較漢朝與匈奴的文化,就不能像古人那樣簡單地將匈奴視為“胡虜”、“蠻夷”,覺得漢朝就是最好的。而是應當把這兩種不同文明的方方面面呈現出來,研究農耕與遊牧的異同點,以及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現象。這裡面就包括有服裝、工具、飾物乃至生產生活方式等等。
(匈奴金飾)
(匈奴鹿形青銅飾物)
從追溯和復原古代文化上看,漢服運動與考古存在一些共通之處一些比較嚴謹的漢服愛好者,喜歡去查閱文獻、參考文物,儘量復原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漢服樣式,其中不乏做的非常優秀的。
比如,下面是一位年輕的漢服愛好者根據出土陶俑復原的漢代軍戎服飾,觀賞性與學術性都非常突出。
而這種做法,本身也是考古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很久以前就有研究者在做了。因此從這一點說,漢服運動與考古之間又存在著一些共同點。
最後,還想多說幾句無關的話。答主認為,無論漢服運動還是考古,最終的落腳點都是文化內涵、系統的知識與見識,而非僅僅著眼於“物”或者一些零散的知識。
清朝初年,邵廷采在其為王陽明所作的傳記中這樣說到:
近世儒臣, 褒衣博帶以為容,而究其日用, 往往病於拘曲而無所建樹; 博覽洽聞以 為學,而究其實得,往往狃於見聞而無所體驗。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