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奔跑者1
-
2 # 小益爸爸
先說洗澡頻率(正常情況):
1.在夏季的時候建議保持一天洗一次澡,夏季氣溫高,人體排汗度增加,再加上一天的勞累,洗澡不僅僅能夠清洗趕緊一身的汙垢,同時,洗澡也是一個放鬆身心得過程,洗過澡,一壺茶,帶走一天的疲憊。
但在冬天時,建議三到五天洗一次澡,冬季天干溫度低,穿著也會增加,外露面板面積減少,不需要每天清洗。
2.每次洗澡時間建議在15分鐘左右,洗澡太勤或時間太久會破壞面板角質層,從而導致面板脫水、乾燥,甚至導致面板瘙癢,造成細菌聚居,嚴重還會引起皮膚髮炎、潰爛等症狀。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清爽的身體和狀態,才更有狀態面對生活。
15分鐘左右最好。
研究表明頻繁的洗澡會洗去身上本來就不多的皮脂,加劇面板乾燥,從而導致皮炎;用力的搓洗也會致使本就脆弱的表皮受損,細菌、真菌趁虛而入,造成面板感染。這項研究還明確顯示經常性的面板受損會引起免疫能力下降,各種隨之而來的炎症日積月累下的產物就是面板癌。
洗得時間久了,反而會覺得渾身無力。疲勞與血液中的乳酸濃度有關。有研究顯示,劇烈運動後,洗澡5分鐘,血液中的乳酸濃度幾乎沒有變化;而洗10分鐘,乳酸濃度會降低7到8毫克;洗30到60分鐘,乳酸濃度就基本恢復到疲勞前的水平了。
對一般的上班族或輕微勞動者來說,洗澡15分鐘,體內的乳酸濃度就可以恢復正常水平,否則時間長了,會消耗體力,反倒使疲勞感捲土重來。
拓展資料
1、勞動後不宜立刻洗澡。不管是腦力勞動後還是體力勞動,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造成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
2、發燒時不宜洗澡。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3、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以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發生虛脫。
4、酒後不宜洗澡。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渾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5、飽餐後和飢餓時不宜洗澡。飽餐後洗澡,渾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飢餓時洗澡易造成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參考資料:人民網-洗澡時間太久或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