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舌病是由昆蟲傳播的牛等反芻動物的一種非接觸性病毒性傳染病。臨床上以發熱,白細胞減少,口腔、鼻腔和胃腸黏膜發生潰瘍性炎症為特徵。由於病牛的舌、齒齦、頰部黏膜充血腫脹、淤血後變為藍紫色,故名藍舌病。本病一旦流行,傳播迅速,發病率高,病情危急而大量死亡,且不易消滅。因此,各國均把本病列為重點防疫物件之一。
病原
病原體為呼腸孤病毒科環狀病毒屬的藍舌病病毒,有20多個血清型。本病毒對乾燥和腐敗有很強的抵抗力,但對酸敏感,在pH3的環境中迅速被滅活。
病羊和病後帶毒羊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牛、山羊和鹿等反芻動物感染後多數成為無症狀帶毒者,因此也是重要的傳染源。病毒存在於病畜的血液和各臟器中,且以發熱期含量最高。精液可以帶毒,因此交配也可水平傳播,經胎盤可感染胎兒垂直傳播。主要透過吸血昆蟲庫蠓叮咬傳播,因此本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尤其是溼熱的夏季和初秋發病較多。本病在臨床上極為少見。
症狀
自然感染的潛伏期為5~7天。病牛體溫達42℃,精神沉鬱,食慾廢絕,嘴唇、舌、咽、胸垂髮生水腫。口腔黏膜潮紅、發紺。齒床、齒齦、舌和唇邊緣出現爛斑。鼻孔內積有濃稠鼻漏,有時可見出血性下痢。蹄部面板上有線狀或帶狀紫紅色斑。腳趾間面板壞死,跛行。肋部、腹部、會陰、乳房和乳頭面板出現斑塊狀皮炎。孕牛流產、死胎,新生犢牛先天畸形和腦積水、大腦半球變小等病變。病初白細胞減少,後白細胞增多,貧血。
病程數日至2周。剖檢可見口腔黏膜和舌青紫、水腫、糜爛。面板有充血斑塊。蹄部面板有暗紫色帶。消化道黏膜有糜爛或潰瘍,伴有出血點。肌肉內出血、變性,肌間膠樣浸潤。心內膜下出血。
診斷
根據流行學特點、臨床表現和剖檢病變可以懷疑本病。確診需要進行病毒分離或抗體檢測。分離的病料有血液和脾臟。常用於檢測抗體的方法有瓊脂擴散試驗和血清中和試驗。
防治措施
本病危害很大,一旦發病,應立即封鎖,迅速上報。病牛隔離,細心護理,防止吸血昆蟲叮咬。無特效療法,可參照口蹄疫的方法處理口、蹄部病變,防止繼發感染。流行地區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種疫苗。目前,國外生產的疫苗有弱毒凍幹疫苗,也可用滅活苗。由於藍舌病病毒型多,每型產生的抗體,只能保護動物不受同型病毒的感染。因此,需使用含當地毒型的多價疫苗,才起保護作用。
嚴加防範,嚴禁從有本病的地區引進牛、羊,消滅傳播媒介——庫蠓。定期藥浴,驅除體外寄生蟲。
藍舌病是由昆蟲傳播的牛等反芻動物的一種非接觸性病毒性傳染病。臨床上以發熱,白細胞減少,口腔、鼻腔和胃腸黏膜發生潰瘍性炎症為特徵。由於病牛的舌、齒齦、頰部黏膜充血腫脹、淤血後變為藍紫色,故名藍舌病。本病一旦流行,傳播迅速,發病率高,病情危急而大量死亡,且不易消滅。因此,各國均把本病列為重點防疫物件之一。
病原
病原體為呼腸孤病毒科環狀病毒屬的藍舌病病毒,有20多個血清型。本病毒對乾燥和腐敗有很強的抵抗力,但對酸敏感,在pH3的環境中迅速被滅活。
病羊和病後帶毒羊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牛、山羊和鹿等反芻動物感染後多數成為無症狀帶毒者,因此也是重要的傳染源。病毒存在於病畜的血液和各臟器中,且以發熱期含量最高。精液可以帶毒,因此交配也可水平傳播,經胎盤可感染胎兒垂直傳播。主要透過吸血昆蟲庫蠓叮咬傳播,因此本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尤其是溼熱的夏季和初秋發病較多。本病在臨床上極為少見。
症狀
自然感染的潛伏期為5~7天。病牛體溫達42℃,精神沉鬱,食慾廢絕,嘴唇、舌、咽、胸垂髮生水腫。口腔黏膜潮紅、發紺。齒床、齒齦、舌和唇邊緣出現爛斑。鼻孔內積有濃稠鼻漏,有時可見出血性下痢。蹄部面板上有線狀或帶狀紫紅色斑。腳趾間面板壞死,跛行。肋部、腹部、會陰、乳房和乳頭面板出現斑塊狀皮炎。孕牛流產、死胎,新生犢牛先天畸形和腦積水、大腦半球變小等病變。病初白細胞減少,後白細胞增多,貧血。
病程數日至2周。剖檢可見口腔黏膜和舌青紫、水腫、糜爛。面板有充血斑塊。蹄部面板有暗紫色帶。消化道黏膜有糜爛或潰瘍,伴有出血點。肌肉內出血、變性,肌間膠樣浸潤。心內膜下出血。
診斷
根據流行學特點、臨床表現和剖檢病變可以懷疑本病。確診需要進行病毒分離或抗體檢測。分離的病料有血液和脾臟。常用於檢測抗體的方法有瓊脂擴散試驗和血清中和試驗。
防治措施
本病危害很大,一旦發病,應立即封鎖,迅速上報。病牛隔離,細心護理,防止吸血昆蟲叮咬。無特效療法,可參照口蹄疫的方法處理口、蹄部病變,防止繼發感染。流行地區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種疫苗。目前,國外生產的疫苗有弱毒凍幹疫苗,也可用滅活苗。由於藍舌病病毒型多,每型產生的抗體,只能保護動物不受同型病毒的感染。因此,需使用含當地毒型的多價疫苗,才起保護作用。
嚴加防範,嚴禁從有本病的地區引進牛、羊,消滅傳播媒介——庫蠓。定期藥浴,驅除體外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