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者412
-
2 # 歪叔隨筆
京韻大鼓是清末民初時以劉寶全為代表的鼓書藝人,根據河北一帶較為流傳的木板大鼓,然後在融入京腔與北京的民間流行唱腔改造而來一門民間藝術。主要流行與北京與天津。
並且如今的京韻大鼓是中國北方說唱音樂中藝術成就非常高的一種曲種了,同時在全國的說唱音樂曲種中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這門藝術的帶表人物有開創者劉寶全,其次有與劉寶全老師齊名的張小軒、白雲鵬。這門曲調的唱腔也是多樣化的。有平腔、高腔、落腔、起伏腔、甩腔等等。傳統的代表作品也有很多。
如:《單刀會》、《戰長沙》、《博望坡》《長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罵城》等等上百段名曲。
京韻大鼓唱詞的基本句式都是七字句,有的加入了嵌字、襯字及垛句。每篇唱詞約一百四五十句左右。用韻基本是以北京十三轍為準,一個唱段大部分都是一韻到底。
京韻大鼓的唱腔豐富多彩。基本唱腔有慢板與緊慢板。京韻大鼓唱中有說,說中有唱,
要半說半唱。
京韻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演員自擊鼓板掌握節奏;主要伴奏一般為三人,所操樂器為大三絃、四胡、琵琶,有時佐以低胡。
以上答案是清韻個人看法,未必準確。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
3 # 蘭竹ZLZ
對京韻大鼓我瞭解的不全面,還是由於張雲雷的《重整河山待後生》使我回憶起了電視劇《四世同堂》裡小彩舞的演唱。張雲雷從小跟姐姐王惠學唱,有非常牢固的曲藝演唱的技巧,如果沒有張雲雷唱的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後生】幾乎許多年來都沒聽過這字正腔圓的大鼓曲,張雲雷應該是京韻大鼓的出色演員,因他自身是德雲社相聲演員,所以我關心他的演唱多一些,可能也有其他曲藝形式的京韻大鼓年輕演員,由於沒有這次德雲社鼓曲的開張如此轟烈,我仍認可張雲雷的京韻大鼓是一流的演唱,技巧動作音質效果非常完美的效果及演繹風格,其他人的沒有之一!
(一)鼓詞類
概況:鼓詞類主要盛行於北方,鼓詞的名稱出現於明代,至今存有明代鼓詞作品《大明興隆傳》、《亂柴溝》等。
一般認為,鼓詞源於元代詞話。元代已盛行詞話,明代萬曆(1573~1619年)後詞話分為兩支,北方以鼓、板伴奏,稱為鼓詞;南方以三絃、琵琶伴奏,稱為彈詞。葉德均先生認為:鼓詞全部直接繼承詞話的絃索伴奏和鼓板擊拍,及十言、七言兩類詩讚句式。
演出形式:一人擊鼓板站唱。鼓又名書鼓,扁圓形,兩面蒙皮,常見者有直徑20釐米和30釐米兩種。板因曲而異,木質、鐵質、銅質均有,形狀也不盡相同。
伴奏樂器:以大三絃為主,另有四胡、琵琶等。
唱詞體系:大部屬詩讚系。詩讚系文體源於唐代“變文”的偈讚詞,和詩體的絕律相似,是整齊句式(七言或十言),用韻比較寬,平仄不嚴,基本結構為一對上下句,若干對上下句組成一個段落,若干段落組成一篇。
音樂特點:吟頌性比較強,半說半唱,似說似唱的唱腔比較多,在敘事之中抒情。唱腔結構多數是基本曲調板腔變化結構,或稱板腔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