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方誌大全

    歷史上自明朝朱棣奪取政權後改都北京,開始營建宮室.即為故宮.故宮建造後,明朝共有14位皇帝居住於故宮(英宗登基兩次),直到明朝被清朝入關的鐵蹄打跨.

    清朝自順治帝定都北京(公園1644年)後包括其在內的十位君主均居住於紫禁城中.

    至於故宮中的事那就太多了,正史野史豔史的不計其數!

    我就簡單撿幾件說一說

    1.嘉慶年間隆宗門上的箭失

    古代皇宮守衛森嚴,能夠在這種地方使用冷兵器甚至還射中牌匾,對於皇室來說難道不算一個侮辱嗎?

    那麼這支箭矢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和什麼情況下留在這裡的呢?

    時間大約要追溯到200多年前。

    嘉慶年間,當時中原一代出現了一個名為天理教的教會,事實上這是明末時期白蓮教的一個分支。天理教頭領林清在看到隊伍日漸壯大後謀劃了一次起義活動,而這次活動的目的地就是紫禁城。

    嘉慶十八年,林清根據之前天上出現的彗星奇相,推算出這是將要改朝換代的跡象。

    同年九月十四日,兩百名天理教教徒分兩隊同時潛入北京。

    次日中午,一百人攻入東華門,在內應太監的引路下來到了東華門外。

    這時教眾們無意與運煤人爭道引起矛盾,在吵鬧中甚至拔刀爭鬥,守門的禁軍發現後想關閉東華門,但忙亂之中仍然幾十人衝入。

    這幾十人十人一路拼殺到了景運門,被堵截在門外。

    另一方面,潛伏在西華門的這隻百人隊伍則在內應太監的引領下迅速順利的攻打到隆宗門,並在此與皇宮禁軍展開激戰。

    天理教教眾與紫禁城內守軍展開了械鬥,但無奈禁軍隊伍人數眾多且武器優良,沒過多久,天理教眾大敗。

    倖存的部分教眾分散躲在了皇宮之中,但最後仍被消滅。

    隆宗門上的那支斷箭便就是當時留下的,當時有人提議拔下來,但嘉慶皇帝卻斷然拒絕,誰敢拔就要將其處死。

    2.洪武年間的“門字”沒有勾

    其實紫禁城裡的牌匾上的“門”沒有鉤,源自於朱元璋。

    馬樸《談誤》卷四記載了 一個為寫“門”字而喪生的故事,更能說明宮殿匾額“門”字無鉤的原因:明太祖在南京命中書詹希原寫太學集賢門匾,所寫“門”字,末筆微微勾起,多疑的明太祖便大發雷霆說:我要招賢,你詹希原這廝要閉門,塞我賢路!遂下令斬之。真是伴君如伴虎!“太祖初命詹希原書太學集賢門。門字右直微鉤起。上曰:吾方欲招賢,原乃閉門,塞我賢路耶?遂殺之,而以粉塗其鉤。”

    後來雖然明從南京遷都北京,但舊例應在,所以,後來的“門”都無鉤。

    3.英宗伏筆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之變”時被俘,郕王朱祁鈺即位,年號景泰,是為代宗。景泰元年(1450)八月,英宗獲釋回京,被安置在紫禁城外南宮(在南池子)。代宗為鞏固皇位,對其嚴密防範。景泰八年(1457)正月,代宗病重,而皇太子尚未定,武清侯石亨與都督張軏、太監曹吉祥便密謀發動政變,擁立英宗,以邀功賞。得到英宗准許後,於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貞等率兵士撞開南宮門牆,攙扶英宗升奉天殿。英宗復辟成功,改元天順。擁立復辟有功者,均得到封賞。徐有貞入閣參預機務,取代于謙為兵部尚書;石亨晉封忠國公;張軏封太平侯;曹吉祥為司禮太監,總督京軍。擁立代宗、抵抗瓦剌有功的于謙與大學士王文被殺。英宗又釋出詔書,廢去代宗皇帝稱號,仍為郕王,歸居西宮,半月後,代宗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訓練你的倉鼠跳個鐵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