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神147091087
-
2 # 一心唯公
機關為行政或者參公事業單位,助殘機構、康復中心推向社會,改企經營。
殘聯作為人民團體,在機構改革中,和工青婦一樣,按照《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面向基層,最佳化服務,吸引和調動全社會包括行政力量、社會力量和市場力量,參與創新並推動殘疾人事業和產業互動發展、並重發展。透過增強“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去除“行政化、機關化、貴族化、娛樂化”路徑,以改革完善各類主體為重任,創新助殘服務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各級殘聯機關建設,要本著進一步整合資源,最佳化殘聯組織結構的原則,擴大殘聯理事成員來源範圍,除專職理事、理事長外,從行政、社會、服務、志願者、殘疾人等選舉不坐崗的理事成員,全面參與殘聯工作,更好地切近、服務殘疾人。基層殘聯為參公事業單位,有行政空缺編制的地方,調劑使用行政編制,以確保殘聯機關建設,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
按照管辦分離,政(事)企分開的原則,各類社群殘聯、康復中心、專業社團,按照其職能特性,全面推向社會專業化發展,支援助殘機構、慈善組織進行社會企業改革,建立縱向、橫向、外圍三個層面的殘聯社會化治理結構。政府不再承擔社會化服務,由加大扶持力度、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代替,實行公平公開公正競爭,提高政府資金利用效率,透過殘聯政策和資金的槓桿作用,培育發展社會力量,進一步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
文章看點:1、殘聯是人民團體,按照群團改革要求實行機構改革;
2、各級殘聯機關為行政或者參公事業單位,康復中心改企經營;
3、擴大殘聯理事成員代表範圍,從行政主管部門、志願者、殘疾人中選拔兼職理事。
-
3 # 80後小公
殘聯,全名叫殘疾人聯合會,是地方性的群團組織。類似的機構還有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僑聯、社科聯、文聯、科協、紅十字會等。殘聯的主要職責是代表殘疾人維護合法權益,為殘疾人服務,管理和發展殘疾人事業。其機構性質為參公,多數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起先為掛牌機構,上世紀90年代末期全部實行計劃單列,機構升格,省市縣三級分別由原來的副廳、副處、副科,升級為正廳、正處、正科設定。殘聯執行理事會工作職責,理事會是殘聯的最高權力機構,理事長是行政主要負責人。
本輪機構改革,未涉及群團組織,民間一直有將殘聯併入民政部門的呼聲。響應中央改革要求,2018年,中國殘聯全面啟動殘聯機構改革,並制定了相關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改進殘聯大會代表和主席團委員構成,吸納各類別優秀殘疾人、基層殘疾人工作者、助殘社會組織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專業人才、社會公益人士進入領導機構,增加掛職、兼職幹部比例,透過政策撬動作用,吸引和調動全社會包括行政力量、社會力量和市場力量,參與創新並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以達到去除殘聯機關化、行政化等問題。下一步,殘聯或在保障機關的前提下,加大二層服務機構的社會化,推動殘聯服務產業化發展。
回覆列表
取消區縣級殘聯機構,殘疾證與戶口身份證同時掛鉤,兩證合一,殘疾人法規宣傳落實到地方村責任人,市級接管可就業殘友,及相關殘疾事項,嚴打假殘疾證及人情對殘友的福利,依法落實殘困人員名單及可就業殘友,大利宣傳殘友創業模範事蹟,推動殘友自主創業。放寬殘疾人就業約束面,讓其合法合規與社會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