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感興趣,那就跟你簡單聊一聊吧!
“讓心跳加速”是2017年新MG6剛上市時打的口號,那時為了打響口號,還特地調教了這款藍芯1.5T渦輪增壓發動機,配合手動擋,可以達到6秒破百,自動擋在7.6秒的樣子。這款藍芯1.5T發動機是共享通用汽車的,效率高,油耗低,在上汽自主品牌MG和榮威車型中普遍使用。
其次是彎道效能做了一些特別設計,引入了XDS彎道差速系統,原理可自行百度,再配合18寸的普利司通高效能胎,以及多連桿後懸掛系統的調教(調的比較硬),所以在過彎時可以更加從容。
本人14款老MG6車主,在大家普遍選擇榮威550的時候,我堅持選了MG6,因為外觀太有逼格了,掀背式車身,刀鋒臂大燈,17寸固特異旋風眼輪胎俗稱風火輪,再加上後面的小鴨尾,實在是讓年輕人無法抗拒,雖然老款內飾很一般,配置特別Low,但Whatever,顏值高啊。新MG6的外觀其實還是有很大改動的,雖然大家給他起名“馬自爵”,但也沒辦法,外觀這東西,也沒有誰會申請專利,不讓別人模仿,只是要把握好度,不要做成“保時泰”就行。
內飾改動可以說是翻天覆地了,這次主打的是賽道紅內飾,黑紅搭配,專為年輕人設計。這裡主要說一下他的中控大屏,10.4英寸的橫屏個人認為是比榮威的豎屏或者懸浮屏設計的更加美觀實用,另外他的系統是在榮威的阿里系統上升級換代的,所以使用者體驗會更好。
當時車子在研發階段時,平臺負責人就曾透露價格會讓大家很驚喜,當時還不信。畢竟老MG6的價格擺在那,而且新MG6可以說市面上該有的配置都有了,全系多連桿後懸架,高配帶12.3英寸虛擬儀表和10.4英寸中控大屏,18寸普利司通輪胎,側氣簾,電動座椅,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等,因為要出口的原因所以配的是小天窗。當時猜測中配價格在15萬左右。後來上市價格釋出,頂配才13萬多,確實很驚喜。當時公司內部也是很多人都換了車,尤其是年輕人。當然市場表現也不錯,不到一個月訂單就破萬了,後面幾個月基本也穩定在8000左右,算是中國產轎車裡的一匹黑馬了。
最後再給你透露一點內部的一些故事,權且當飯後談資吧。大家可能知道在新MG6之前8個月的時候,我們上市了一款榮威I6的車子,這款是用來替代榮威550的,公司領導層是給予了很高期望的,但是沒想到上市後反響很一般,後來出名主要是滴滴司機投訴多,(這個真沒辦法,跑滴滴,啥好車子也不耐操啊)。反倒本身沒給予希望的MG6卻後來居上,一炮而紅。當時榮威I6的專案組那個眼紅啊。
I6當時的研發週期是很長的,MG6在他的基礎上幾乎只是小改,所以週期很短,前期該驗證的東西,尤其是軟體幾乎I6都代勞了,MG6從生產線上下來的第一臺車就是可以打火啟動的,這是在新車型研發過程中比較罕見的。
當然,MG主要打的是國外市場,榮威主打國內,MG的價格普遍會高於同平臺榮威的價格(約1萬元),這1萬元,主要體現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排放,比如碰撞等級。你要知道國外的人可是很重視這些東西的。
既然你感興趣,那就跟你簡單聊一聊吧!
首先是你提到的速度“讓心跳加速”是2017年新MG6剛上市時打的口號,那時為了打響口號,還特地調教了這款藍芯1.5T渦輪增壓發動機,配合手動擋,可以達到6秒破百,自動擋在7.6秒的樣子。這款藍芯1.5T發動機是共享通用汽車的,效率高,油耗低,在上汽自主品牌MG和榮威車型中普遍使用。
其次是彎道效能做了一些特別設計,引入了XDS彎道差速系統,原理可自行百度,再配合18寸的普利司通高效能胎,以及多連桿後懸掛系統的調教(調的比較硬),所以在過彎時可以更加從容。
其次就是外觀內飾設計本人14款老MG6車主,在大家普遍選擇榮威550的時候,我堅持選了MG6,因為外觀太有逼格了,掀背式車身,刀鋒臂大燈,17寸固特異旋風眼輪胎俗稱風火輪,再加上後面的小鴨尾,實在是讓年輕人無法抗拒,雖然老款內飾很一般,配置特別Low,但Whatever,顏值高啊。新MG6的外觀其實還是有很大改動的,雖然大家給他起名“馬自爵”,但也沒辦法,外觀這東西,也沒有誰會申請專利,不讓別人模仿,只是要把握好度,不要做成“保時泰”就行。
內飾改動可以說是翻天覆地了,這次主打的是賽道紅內飾,黑紅搭配,專為年輕人設計。這裡主要說一下他的中控大屏,10.4英寸的橫屏個人認為是比榮威的豎屏或者懸浮屏設計的更加美觀實用,另外他的系統是在榮威的阿里系統上升級換代的,所以使用者體驗會更好。
然後說一下價效比當時車子在研發階段時,平臺負責人就曾透露價格會讓大家很驚喜,當時還不信。畢竟老MG6的價格擺在那,而且新MG6可以說市面上該有的配置都有了,全系多連桿後懸架,高配帶12.3英寸虛擬儀表和10.4英寸中控大屏,18寸普利司通輪胎,側氣簾,電動座椅,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等,因為要出口的原因所以配的是小天窗。當時猜測中配價格在15萬左右。後來上市價格釋出,頂配才13萬多,確實很驚喜。當時公司內部也是很多人都換了車,尤其是年輕人。當然市場表現也不錯,不到一個月訂單就破萬了,後面幾個月基本也穩定在8000左右,算是中國產轎車裡的一匹黑馬了。
總結最後再給你透露一點內部的一些故事,權且當飯後談資吧。大家可能知道在新MG6之前8個月的時候,我們上市了一款榮威I6的車子,這款是用來替代榮威550的,公司領導層是給予了很高期望的,但是沒想到上市後反響很一般,後來出名主要是滴滴司機投訴多,(這個真沒辦法,跑滴滴,啥好車子也不耐操啊)。反倒本身沒給予希望的MG6卻後來居上,一炮而紅。當時榮威I6的專案組那個眼紅啊。
I6當時的研發週期是很長的,MG6在他的基礎上幾乎只是小改,所以週期很短,前期該驗證的東西,尤其是軟體幾乎I6都代勞了,MG6從生產線上下來的第一臺車就是可以打火啟動的,這是在新車型研發過程中比較罕見的。
當然,MG主要打的是國外市場,榮威主打國內,MG的價格普遍會高於同平臺榮威的價格(約1萬元),這1萬元,主要體現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排放,比如碰撞等級。你要知道國外的人可是很重視這些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