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決戰雲顛
-
2 # 憶風閣
希望問這個問題的人沒超過25歲。
我也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意這些中國傳統文化,儘管以前嗤之以鼻認為都是老思想,過節回不回去有什麼關係,空了再回去也一樣~漸漸地變成了清明,中秋,春節無論怎麼樣也必須要回去的心態。
小的時候不以為然,突然發現自己居然要30歲了,一年一年的過的好快,快的都不確定自己現在是28還是29歲。突然發現外婆的腰彎的越來越厲害,而她扯著嗓子在門口叫我回家吃飯的樣子彷彿就在近幾年。突然發現老媽對我的態度從以前的“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插嘴”變成現在的“你看呢?”她的樣子變了又好像沒變,變的是歲月帶給她的皺紋,變的是動不動就腰痠背痛需要針灸才能緩解,沒變的是在我心裡的樣子,我不聽話她抄起棍子就打的情景彷彿就在昨天。雖然每個月都會雷打不動的回去一趟,但是還是覺得陪她們的時間太少太少了,每次她充滿期待詢問我意見的時候我就特別的難受,每次都想跟她說:老媽,別這樣,還是像小的時候那樣告訴我要怎麼做就行了,不用這麼小心翼翼的問我,無論我長多大,還是希望您能接著把我當個孩子,這樣我會覺得時間過得慢些。有的時候煩躁的時候會衝撞她,小的時候頂嘴無非就是一頓揍,可是現在她卻像個孩子一樣低著頭不說話,那時候我就特別想抽自己幾個耳光。翅膀硬了麼?那時候也多想她能像以前那樣強勢,掄起順手的東西就揍,這樣我心裡會好受很多。
中秋節是團圓節,你問三天小假要不要回去,回不回去你自己斟酌。大不了別人熱熱鬧鬧的吃著團圓飯,而你爸媽兩個人(或者加上你爺爺奶奶)在家跟普通日子一樣吃著飯。每年中秋我媽和我小姨都會在中午的時候去我外婆家過中秋,而我舅舅也是說工作忙不回來,我能看到外婆眼裡的失落,電話都要打好幾遍,至於他忙不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老婆不允許他跟婆家人接觸,每年中秋都是去丈母孃家,他還特聽話~(題外話不說也罷)中午吃過飯就回去了,晚上鄰居家熱熱鬧鬧,而我外婆就是一個人在家坐著。你能體會到那種心情麼?你覺得父母會在意什麼?你飛黃騰達?別墅小寶馬?不是,他們是希望你過得開心,並且能把你的開心分享給他們,那才是他們想要的。
遠在西安求學,家在河北保定。本來這次假期沒打算回家,但是今天早上母上大人微信過來說讓我回家,反正在學校也是自己待著,沒票就搶票試試,抱著不可能搶到票的心態下了訂單,不成想還真成功了。於是開始了糾結,我家境不太好,來回五百塊車費是母上五天的工資。
回覆列表
回家可能就要考慮交通情況了,還有距離了,還有其他的。如果近的話,可以回家。
交通情況
回一次家需要轉多次車,比較麻煩,如果還帶著許多東西,就更不方便了。那麼,這種就沒必要回家了。如果轉兩三次車就可以到的,不麻煩,發車時間剛好的話,是可以回家的,畢竟三天的假期也是一個小長假了。
距離
如果隔的太遠,回家需要花五六個小時,這樣的話就沒必要了,回去一天,在家待一天,又要準備走了。當然,還要看你自己啦,心裡想回去的話,還是可以的,至少不太麻煩。兩三個小時的距離,還是可以回去的。
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時間啦,金錢啊,自身等等。如果你覺得只有能回去,用多少時間都沒關係,那麼你還是可以回的,主要還是看你自己。
最後,回家還是綜合以上因素。你覺得距離雖遠,當花的錢少,可以回去,如果距離不遠,花的錢多,如果能承受,可以回去。你不怕麻煩的話,還是可以回去的。
如果你是長期沒有回家,最好還是回去啊,畢竟那裡是家啊,有事沒事多回去看看,親情還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