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日,《上新了·故宮》受到了部分觀眾的質疑,認為其文化感不夠厚重,與其叫《上新了·故宮》不如改名為《上新了·周邊》。
3
回覆列表
  • 1 # 水之聲2

    如果說《上新吧,故宮》最打動我的地方,我想應該是它開放了故宮未展示的區域,滿足了我從小對故宮的期待~然而,《上新吧,故宮》終究是一個商業綜藝節目,追求商業利益是它首要的要求~節目中時常穿插了一些歷史文化解說,倒也令我感到欣慰~

    目前已經播出三期節目的《上新了·故宮》,在豆瓣得到了8.2的高分。

    然而,高分之下,卻是兩極化極其嚴重的觀眾反饋。

    一部分觀眾認為:可以在節目上看到故宮未開放區域就已經是物超所值了,看完這個節目之後更想去故宮看一看了。

    而另一部分觀眾則認為:說好的是開發文創產品,結果全程都是嘉賓在那裡尬聊與表演,最後的周邊反而成為了不重要的“結果”;傳承故宮文化的外殼下,本質上更像是電視購物節目,想要了解故宮還是去看紀錄片吧。

    我私以為,《上新了,故宮》最大的賣點是一層層解開故宮未開放領域新鮮,神秘的袈裟,乾隆花園、暢音閣、浴徳堂~~

    一處處故宮“密室”在這檔節目中一一亮相,這讓對故宮有著濃厚興趣的觀眾躍躍欲試,滿心滿意以為能夠透過電視細細觀看紅牆黃瓦之中的古人風雅。

    然而,這一切卻被淺嘗輒止的旁白解說,不著門路的無謂讚歎全部打碎。

    第一期節目裡,充滿江南意味的乾隆花園,將乾隆皇帝的“江南夢”展露得淋漓盡致,鄧倫一行人走進倦勤齋,迎面而來的是古代工藝的智慧,滿目的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但是,這樣常人難以接觸到的場景,鏡頭也只是簡單掃過而已。

    倦勤齋中,面對一屋子用金絲楠木做成的竹籬,節目僅有三兩句旁白註解,再搭上一句“工匠的智慧”便再無其他。

    這樣層出不窮的疑問在觀看的過程中不停地出現,但是節目組卻只是將其一筆帶過,儼然有一種給你看看就好,我們也不太清楚的即視感。

    其實這也和《上新了,故宮》的節目訴求有關,它本質上是一個商業綜藝節目,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它的根本要求。

    每期節目都會根據探索故宮的元素推出一款文創產品。節目找來的嘉賓並不是故宮宣傳員,而是文創新品開發員,他們主要設計與歷史文化有關的服裝或其他商品,像“仙鶴系列真絲睡衣”~

    然而,這一次《上新吧,故宮》用一種全新的角度詮釋了故宮,以鄧倫和週一圍年輕的演員代表,用輕快的對話,有趣的探索來使故宮呈現出它年輕活潑的姿態。就像單霽翔院長在節目裡說:“600年的故宮正青春。”

    無論是來到故宮實景拍攝,還是讓明星和設計師在故宮裡做文創,都是為了打破故宮在大家心中的刻板印象,由淺入深地展示故宮的底蘊。

    整部綜藝的氣質和傳統的紀錄片比起來,更活潑,更適合年輕觀眾觀看,受眾的年齡層次也擴大了範圍。

    因此,綜合來說,我私以為,《上新吧,故宮》瑕不掩瑜~~

  • 2 # 創新新概念

    故宮帶著中國文化歷史的見證,展示給世界與華人民的觀看無可復非,但願更需要的保護之中帶點點開放展示,注意開放同時控制度量。這樣才能使中國的優秀文化歷史保蘊得更好更久。願更多的人對中國的故宮瞭解到以前的歷史文化教育,同時展現中國文化歷史的底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動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