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li8877
-
2 # 天才地傑
人口與環境的關係,是人口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人口學研究離開了生態環境因素,就無法正確考察、分析人口現象和過程,包括人口數量增長、結構變動、人口模式及其轉變、遷移和流動、人口分佈、城市化以及人口素質等問題。20世紀後半期以來,有關人口與環境關係的研究,已逐漸形成一門人口學的分支學科──人口生態學。
人類所處的環境並非“原始”的自然界,而是變化了的“人工化”的自然界。人口與環境是一個完整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系統,兩者都是一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產物。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是一個包括地表、水、大氣及各種動植物等要素構成的總體。生活在環境總體中的人口,從各種不同環境中取得生存所必需的各項資源,不時與環境中的不利因素相抗衡又相適應,並透過勞動作用著、改變著環境。環境既是人口賴以生存的條件,又是人口勞動創造的產物,是變化了的“人工化的自然界”。人類無法脫離自然界而獨立生存,但人口的發展不能單純依靠自然界的賜予,而必須適應和改造自然。全球自然生態系統的生產能力所能維持的人口,為數極為有限,估計不超過2000萬人。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史,從生產力方面而言,是人類適應、改造自然的歷史。在一定生產關係下的生產力發展中,包含著利用、開發自然的新方法和新型的人口生態行為。
人們不可能超越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而任意地改變環境,否則,改變的能量越大,所受的懲罰也越大。長期以來,人們對人口與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在改造環境上,往往為了區域性的、眼前的利益而損害整體的和長遠的利益,導致生態危機。例如,盲目地開墾林地草原、圍耕湖塘水域,雖然在一定時間內產出增多,但從長遠看造成土地和草原的沙化、鹽鹼化以及水土流失,耕地面積縮小和肥力遞減。又如濫伐林木、掠奪性的捕捉野生和海洋生物,破壞了生態平衡,遠不是短期內所能恢復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某些地區為了擴大耕地,把森林砍伐殆盡,失去了積聚和貯存水分的中心,終於使這些地方成為不毛之地。
在人口與環境的矛盾上,人口膨脹是核心問題。人口對環境的壓力不僅表現在人口數量的增加上,還由於人均消費水平的提高。如果人口增加和人均消費提高兩者結合,對環境的衝擊則更為強烈。人口與環境的矛盾總是在平衡到不平衡的過程之中。人類無時無刻不對自然施加影響,或大或小地打破著原有的生態平衡,要求環境提供新的發展條件,以建立新的生態平衡。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而出現的種種環境汙染問題和生態危機,並不表明人口壓力已絕對地超過了地球的承載能力,更非地球生態系統已臨近崩潰。問題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起因於人類對資源的嚴重浪費、社會機制的缺陷和國際經濟體制的不合理。只要適當控制人口,提高科技水平,合理利用資源,推動社會進步,當前的生態危機是可以緩和以致消除的。
回覆列表
人口寓於資源、環境之中,三者組成一個相互制約的巨大系統。人口是開發自然環境的重要資源、力量和動力。然而人口也是社會消費的主體,過多的人口將對自然環境構成壓力,有可能改變自然生態環境的結構和功能,甚至造成自然生態環境失去平衡。人口與環境之間韭沒有簡單的相互關係。為了應付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質量,人們開發韭利用環境資源。正如某些發展形式改善了環境那樣,另一些形式會使環境狀況退化,這種退化有時還是不可逆轉的。許多發達國家已實現人口穩定,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低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