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太2
-
2 # 為正義而戰a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年輕人的傳統觀念越來越淡,有的在老家,有的在外地,有的要帶著家人出去玩~~環保意識的提高~~~生活習慣的不同導致年味到了
-
3 # 農民老梁家
我認為,年味變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時就想用什麼買什麼,想吃什麼吃什麼,所以覺得年味變淡了。
年味淡了和生活質量確實有關係,現在的過年和平時的過日子沒多大區別,很多人會說“過年和平時一樣”,社會越來越發展,經濟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豐富多彩,年味就會越來越淡,這是事物正確發展的方向和規律,大可不必惋惜,春節會永遠存在,也照舊會慶祝,只是規模越來越小,儀式感越來越淡,而到了這一天大家才會想起:“噢,今天過春節!”
春節和季節有關,與曆法有關,與農耕有關,與休閒有關,與希望有關,與經濟生活關係更大。
與季節有關是它處於冬春交替之際;與曆法有關是因為處於農曆正月初一,稱為一年伊始,正在24節氣立春的前後;與農耕有關是因為立春之後,萬物復甦,一年之計在於春,農事活動就要開始;與休閒有關是因為一年365天,人們有350天要披星戴月,努力工作,需要一個休整,放鬆一下心情,與家人親人團聚享用勞動果實機會;與希望有關是因為結束了過去的一年,要與所有的不順作一個切割,開啟一個新的一年,希望未來的一年幸福美滿,快樂祥和;跟經濟生活關係更大是因為在農耕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生活水平低下,人們常年累月處於飢寒交迫之中,過年成了人們的希望,在有限的幾天,人們可以好好地款待自己,好好地享受一番。
聯絡到最後一條,我們就知道年味和經濟有關是怎麼回事。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過年就是吃,喝,玩,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走親戚,過元霄,觀燈市。過年是個較長的過程:從初一到十五,甚至延長到十六,十七。那時,節前人們拼命地囤集好吃的,好喝的。到大年初一這一天才放開膽子海吃海喝。而現在由於物質的極大豐富,人們已越來越不把過年的吃喝當一回事。穿也同樣,囤積物質也不需要,一切和平時沒多大區別。而且,現代人的養生理念,因為不工作,不勞動吃的更少。很多人過年的吃飯還不如平日好。所以,吃上的節減就讓年味淡了許多。
思想觀念的變化,也會使過年的氣氛淡化。過去,過年人們有很多規矩或忌諱,因為生產力低下,人類社會抵禦大自然的能力低下,所以總是把希望寄託在命運上,也就有了很多紀祀活動。如敬神,接財神,紀祀祖先等,搞的很肅穆,很隆重,很有儀式感。但現代人的理解不一樣,因此也就簡化了很多。特別是環境保護的需要,不再放鞭炮後,那種“爆竹一響辭舊歲”的情景從此就不見了,也讓人們的心緒平淡了許多。
社會生活的快節奏也是年味變淡的原因。以前過年,人們要過半個月,甚至更多。現在的商家即使過年也不會放棄賺錢的機會,大多數人會選擇初六就開門營業,迎接元霄節的商機,忙碌如常。因為時間有限,人們走親串友的機會也少多了。即使非走不可,也是到家把禮物放下走人,成了純象徵性的過程。而年輕人對此老一套更不願意接受。旅遊,參加各種休閒,娛樂,玩耍才是他們的首選。而這些東西,跟他們平時的生活沒有兩樣。所以,年味淡了和我們的生活品質上升有關,因為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象天天過年。那麼,年會消失嗎?答案是不會,但它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