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進998

    用一句現在比較流行的比喻就是:佛系釣法,一切隨緣!不過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只是一句諺語,就是指心甘情願上當,姜尚釣魚不為魚,為的是釣王侯!!!

  • 2 # 尚武菌

    商朝末年,紂(zhou)王昏庸無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然而在渭水流域,有一片樂土個叫周的諸侯國。周國在西伯侯姬昌的 治理下,政通人和。於是,很多有才能的人都來投奔姬昌,並希望姬昌能帶領大家討伐紂王,救民於水火之中。但是,姬昌一直都沒有采取行動,因為他知道要成大事必須要有一位特別傑出的人輔佐才行,而這個人還沒有出現。

    這時候,有一件怪事在民間悄悄流傳開來—在渭水的一條支流邊,有個老人每天都帶著漁竿來釣魚,不管有沒有颳風下雨,一坐就是大半天。時間一長,老人成了一道風景。附近的村民都很好奇,紛紛跑去看他釣魚。只見那老人八十左右年紀,鶴髮童顏,慈眉善目,仙風道骨。再看那漁竿,細細的,長長的,確實是一根好漁竿。咦?那懸掛在魚線上的魚鉤怎麼是直的?村民開始竊竊私語,這樣的魚鉤哪裡能釣到魚哈?

    只見那老人舉起了漁竿,開始釣魚。當直直的魚鉤放到離水面還有三尺左右距離的時候,老人停止了一切動作,就這樣一直等啊等啊,等了許久,最後收起漁竿,走了。村民大惑不解:沒有魚餌,魚鉤還是直的,甚至魚鉤都不放進水裡,這能叫釣魚嗎?

    有一次,一個大膽的村民終於忍不住上前問老人:“老伯,您這樣怎麼能釣到魚呢?”老人看了村民一眼,說:“當然能釣到,願者上鉤啊!”就這樣,“願者上鉤”和老人的故事就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姬昌聽說了這個故事,並沒有一笑置之,而是察覺出這裡面的蹊蹺。於是,他選了個黃道吉日,帶領手下文武官員,跑去找那個釣魚的老人,與他進行了一番談話,驚喜地發現這就是可以輔佐他奪取天下的傑出人才,當場就拜他為太師。 這位老人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姜子牙。

    原來,姜子牙雖然很有才能,但一直只是個普通百姓,又加上年紀偏大,也沒有人能幫他去姬昌那兒說兩句話。所以,姜子牙想出了這麼個主意,成功地引起了姬昌的注意,使他主動來找自己。“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也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

  • 3 # 一楓清涼

    當然不是。姜太公是有的放矢。

    當時的情況是,姜太公懷大才,但年齡又大,朝中又沒熟人引薦,根本沒機會認識到周文王,所以姜太公想了一個辦法,就在渭水邊釣魚,大家都知道釣魚的魚鉤是彎的才能釣得到魚,但姜太公用的是直鉤,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姜太公解釋道:願者上釣。

    這樣的奇人奇事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周文王耳裡,周文王親臨渭水邊見了姜太公,姜太公把握著機會將肚子的才華倒了出來,所以才有後面封神榜的故事。

    所以這不是願者上鉤。有現代的話說就是自我炒作,引起別人注意。

  • 4 # 相伴Life

    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

    傳說商朝末期,有個叫姜太公的有識之土,因不滿於當時的黑暗政治,隱居在渭水邊上,但又很想有朝一日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常常在皤溪釣魚,釣法很奇特,魚鉤是直的,放在離水面三尺以上的地方,鉤上沒有魚餌。過路人看到他這樣垂釣都暗暗發笑,他卻一本正經地說:“願者上鉤來”。後來周文王打獵來到渭水邊,與姜太公談得很投機,就請他做了國師。姜太公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消滅了商朝。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比喻心甘情願地上別人的圈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美111玉米種子為啥有2650積溫的還有2150積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