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需備註自然熟悉

    秦腔藝術自從誕生以來就在西北民間廣為流傳,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藝人流動演出十分頻繁。後來,藝人們為了搭班演出方便,就約定成俗地遴選了一些常演劇目作為江湖搭班的基礎,一個藝人必須掌握了這些劇目,才被認為基本可以獨立闖蕩江湖了,如果不能掌握這些劇目就要被江湖恥笑,甚至還要接受懲罰。由於藝人自由走江湖的時代結束得很早,再加上東西秦腔早就基本消亡,因此,對於這些老江湖藝人必備劇目的具體情況已經說法各異,只是簡單稱之為“江湖八大本”、“江湖十大本”,“江湖二十四本”等名稱。現將我整理的關於這些劇目的一些情況彙集在這裡。

    一、江湖二十四本 1,麟骨床 2,串龍珠 3,春秋筆 4,玉虎墜 5,五典坡 6,蛟龍駒 7,紫霞宮 8,鐵獸圖 9,抱火斗 10,破天門 11,玉梅絛 12,八件衣 13,黑叮本 14,潘楊訟 15,下河東 16,狀元媒 17,淮河營 18,黃河陣 19,破寧國 20,回荊州 21,忠義俠 22,八義圖 23,白玉樓 24,漁家樂秦腔素有東西路秦腔之分,西路秦腔是最古老的梆子腔,也是最早流佈於西北各地的板腔體。它經常了絃索腔(曲牌體)、吹腔(曲牌體)、胡琴腔(緊打慢唱)、板腔體(板腔體)等四個主要階段,後來就形成了由板腔體、吹腔、說唱曲子三部分綜合而成的複合劇種。直到近代,西路秦腔才發展成為純粹板腔體的單聲腔劇種。西路秦腔的胡琴腔形式即緊打慢唱形式對中國戲曲板腔體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江浙一帶的亂彈二犯、河南大平調、上黨梆子的梆子腔部分、懷慶梆子、川劇彈戲、滇劇絲絃、拉魂戲等都屬於這種形式。緊打慢唱形式受說唱藝術的影響,形成了固定化的句式形態,這就是板腔體。板腔體的中州韻演唱就是二黃,以土話演唱就是俗稱的咣咣。隨著北曲秧歌調的出現,板腔體在山陝黃河兩岸出現了新調 式的山陝梆子,幾乎同時在漢口一帶出現西皮。從此,中國戲曲就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一般把跟西路秦腔相對的,由山陝梆子分化出來的同州梆子叫做東路秦腔。因為東西路秦腔調式不同,也就長期不能同臺演出,這兩種風格的秦腔的流行劇目也就大不相同,這就是秦腔所謂的“江湖十大本”有東西路的差異。 二、西路秦腔十大本 1,太和城 2,斷王霍霍 3,萬壽圖 4,石佛寺 5,蛟龍駒 6,兩合關 7,梅龍鎮 8,魯堯識馬壯 9,黃絕鞭 10,滾豌豆 三、東路秦腔十大本 1,鱗骨床 2,鴛鴦被 3,惠風扇 4,玉虎墜 5,忠義俠 6,和氏璧7,春秋筆 8,八義圖 9,天門陣 10,春秋配

    在東路也有人把清初著名傳奇劇作家李十三的戲合稱為“十大本”。其實,李十三的劇作只有八大本戲和兩部摺子戲,民間卻通稱為“十大本”。 四、李十三八部本戲 1,春秋配 2,白玉鈿 3,香蓮佩 4,紫霞宮 5,如意簪 6,玉燕紋 7,萬福蓮 8,火焰駒 五、李十三兩部摺子戲 1,四岔捎書 2,玄玄鋤谷 其中《玄玄鋤谷》是不是李十三作品尚有疑義。 火單從劇目看,二十四本已經是東西路劇目混雜在一起了,大部分劇目也在目前的舞臺上可以看到,明顯出現較晚。而十大本的東西兩路劇目無一重複,風格也大不相同,東路的劇目基本都出自於明清傳奇,而西路的劇目除過《蛟龍駒》基本都出自於寶卷。這十分明顯地顯示了秦腔劇目的不同淵源和藝術風格的淵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款寶來1.5自舒與18款速騰1.6自舒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