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沸騰的靈感火花

    我認為儀式,是非常莊重、嚴肅、正式的事情,如升國旗,小學生要繫上紅領巾,成人要穿戴整齊,莊嚴肅目,在奏響國歌的那一瞬間,所有人在儀式的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崇敬的姿態。

    說到過年的儀式,小時候的我們最有儀式感。把家裡和個人,清洗乾淨,頭髮理一新,帖上春聯,穿上紅色新衣,全家除夕守歲,敬天祭祖,初一開始逢人就說“過年好”,圍坐一起吃個團圓飯,席畢拍個“全家福”。

    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儀式,又是會讓平凡日子發光的魔法,是我們對庸常生活的“復仇”。比如婚禮就最有儀式感。

    雖然如今過年的儀式感,有所缺失,或流於形式,或不夠全面。但我們的文化自信是植根於血液的,也一定會迴歸復興。

    守歲,祭拜祖先,互拜年,是感恩是敬畏,應該永遠成為過年最大的儀式,應長久堅持。

    過年儀式的模樣,我獨青睞小時候的濃重與崇敬:

    1、殺豬宰羊,忙忙活活、純手工年夜飯。

    2、雷打不動的三十兒晚全家守歲。

    3、把母親做好的新衣,端端正正疊好放枕邊,等待初一穿。

    4、全家總動員,大幹一整天,屋裡屋外忙掃除,小孩遞抹布。

    5、媽媽熬漿糊,爸爸貼春聯,爬高上低刮舊貼新,小孩累的滿頭汗。

    6、除夕整宿都熬夜,春晚不到《難忘今宵》不算完。初一卻早起,被鞭炮聲驚醒,其實就沒睡踏實。

    7、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腿還沒起,壓歲錢已進了兜。之後滿村轉,逢人就說“過年好”。

    8、每年都在院子裡留張“全家福”,每個人都穿戴整齊,儀式感爆棚,做個相框裱起來。

    儀式感就是“像樣”的意思。不需要繁文縟節、大費周章,就能實現,也許只是那一點小心思、小用心,如同咖啡裡的一點糖,就能給我們一個更有色彩的新年。

    想保持也有絕招:1、民俗剪紙2、繪畫書法3、拍一張全家福洗出來掛牆上4、感受從“小年”開始的年味5、記錄成長

    回家的路,就是那些瑣瑣碎碎的過年儀式,也是那些刻骨銘心的家庭小傳統。

  • 2 # 唐哥養豬

    過年有哪些儀式應該繼續保持?你期望的過年是什麼樣的?

    過年,是華人最最看重的一個節日,過年意為著團圓,每每臨近過年,天南海北的遊子們紛紛迴歸土生土長的家鄉,與父母,與親朋共享團圓歡愉。

    中國地源遼闊,各地風俗傳統各不相同,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好多儀式逐漸被忘卻,但有一些儀式絕對要保持住:

    一:上墳請列祖列宗回家過年。我們這個風俗是一個家族的族長帶領家族男性族人,在大年三十傍晚到祖墳營地燒紙,放鞭,上香請列祖列宗回家過年。

    二:掛家堂,擺供品,讓列祖列宗有地兒待。

    三:除夕夜們餃子更是必須保持,餃子餡中夾棗,栗子,糖,硬幣,吃餃子時是最精彩的,為了吃個硬幣,撐的肚圓。

    現在越來越感覺年味沒以前濃了,和小時候記憶中的情景差距甚遠,迫於現實的壓力,更多人把過年當作社交手段,送禮請客,算計來算計去,太累。放下手機,與父母,與子女,與親朋,與發小,面對面,喝點小酒,品壺好茶,嗑個瓜子,拉拉家常,分享快樂之事,豈不快哉!

    請記住一句話:小時快樂很簡單,老時簡單很快樂。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人是怎樣破解兇殺大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