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山話史
-
2 # 臺臺君說史
很多人將商紂王朝為何失敗以及牧野之戰的奴隸倒戈都建立在紂王昏庸無道,周武王英明神武,姜子牙神機百變這些理由上來。
我們先來看商朝覆滅的根本原因,其實說穿了也就是天命觀的問題,古代人是非常崇尚天命這種說法的,從最早的巫師群體,就是搞祭天祭祀這群人在當時的地位就可見一斑。
所以到後來的每一任皇帝幾乎都自詡是“真龍天子”,可在商朝時期可沒有“真龍天子”這種說法,這種說法是到周朝以後才衍生出來的。
為啥?因為商朝從根本上理解的天命不是歸加於領袖個人,而是歸加於一個整體,所以,那個時候的天命在商朝看來是歸加於整個商人的。這裡的商人可不是指買賣人,而是建立商朝的商人。
所以就造成一個結果,天命既然歸於整個商人,商人之外的人就不算是人了。而為了商人這個群體能夠永遠天命加身,自然經常要進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而且是以活人祭祀。
所以,歷代人普遍都認為商人是殘暴的,所以才衍生出很多文學作品裡說商紂王如何荒淫無道。
所以羌人自然要反抗,當時的周人是反抗隊伍裡比較強大的一支,加上整合更多的羌人來反抗,自然就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至於周人為什麼能推翻商朝?從根本上講在於一個理論觀念上的改變,就是天命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究竟是歸於周人這個整體,還是歸於周王個人。
畢竟天命如果歸於周人,不外乎又是一個商朝,那些整合來的羌人還是會被拿來做活人祭祀,肯定是不支援周人的,但如果天命歸於周王個人就不一樣了。天命歸於個人的好處就是周王是天下的共主。
他不僅要為自己的族人謀福利,更要為其他民族謀好處,有點56個民族是一家的那麼點意思,看,這種觀念一改變,除開商人的整個民族全部都全團結起來對抗商人了。
一直到牧野之戰,奴隸為什麼紛紛倒戈的根本原因也就出現了。
參考資料:施展《中國史綱》
商紂王的江山,根本就不是什麼鐵打銅鑄的。
在牧野之戰前,周的勢力早已經蓋過殷商了。在西伯姬昌(周文王)去世時,天下諸侯已經有三分之二歸向周政權了。
西伯姬發(周武王)九年,在盟津舉行了一次盛大軍事演習,可以說是後來牧野之戰的預演。當時前來觀摩演習的諸侯國,總共有八百個。以前的諸侯都很小,實際上就是城邦制的小國,一個諸侯國大概就是一座小城及周邊的地盤。
八百諸侯前來觀摩軍演,實際上已是承認姬發“西伯”的霸主地位。當時有不少諸侯甚至提議道:“紂可伐矣。”可以看出,此時商紂王已經不具備號令諸侯的實力了。西伯姬發認為時機尚未成熟,他說:“還未知天命如何呢?現在尚不是時候。”
(盟津觀兵)
因為殷商尚有賢人在,還有微子、箕子與比干等人。
後來,微子逃了,箕子裝瘋,比干被殺,殷商的能臣都被商紂王給毀了。直到這個時候,西伯姬發才認為討伐的時機成熟。
在牧野之戰中,西伯姬發能最終贏得勝利,靠的就是諸侯的支援。一個數據可以說明問題,參加戰鬥的周軍,只擁有三百輛戰車,而諸侯們參戰的戰車是多少呢?四千輛!試想想,沒有諸侯的支援,西伯姬發要贏得勝利可不是容易的事。
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出,商紂王根本沒什麼鐵打銅鑄的江山,只是一個早已腐朽、搖搖欲墜的政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