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史兔
-
2 # 時光深巷舊回憶
從發展的角度講,德華人絕對令人欽佩。一戰後對德國進行宰割。《凡爾賽條約》未簽訂之前,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就割給了法國,損失了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之前所擁有的殖民地也不復存在,煤鋼產業也被削減。
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禁止組織空軍,不得擁有海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人,解散軍官團,取消參謀部。不得進出口武器,禁止生產化學武器。萊茵河兩岸50裡禁止駐軍。繳納賠款約110多億英鎊。
一個國家被宰割到這般地步,應該從此淡出戰爭歷史的舞臺默默無聞,除了福煦元帥那句“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休戰”。誰能想到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裡,德國又有能力發動二戰,原因究竟為何?
德國的民族原因:德國兵員素質很高(參考一戰二戰時的王牌飛行員。),一戰時東西線與他國相拼傷亡人數的比例都是低的。幾乎以一國之力單挑英法俄,一戰時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15.7%,位列世界第二。無論是武器的發明,還是科學科學技術上的研究,德國都是佼佼者。
他就好像一個強大計程車兵,雖然敗了,你拿了他的盔甲,武器,戰馬,重傷了他。但只要他不死,一旦擁有武器,他就會捲土重來,因為你無法拿走他的作戰經驗,無法拿走他腦子裡的智慧,無法令他屈服。
他們崇尚權威,服從紀律,血液中似乎也流著戰鬥的基因。普魯士的軍隊完美的詮釋了“戰爭機器”這個詞。正如米拉波伯爵所說:“其他國家是一個國家擁有一支軍隊,普魯士是一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
經濟:希特勒把目標瞄向了最有錢的猶太人,利用手段從猶太人那裡“獲取”錢財。迫使他們離開、限制輸出、包括屠殺猶太人等。彌補了很大一部分財政虧空。採取“命令經濟”的經濟決策。一是在經濟領域推行嚴厲的刑法;二是強制推行價格刑法,三是重建外匯管制;四是為維護正常經濟秩序而頒佈卡特爾法;五是在證券法、銀行監管和稅收豁免方面引進了銀行監管制度;六是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重新規定了洩露商業機密的刑法條款。從1933年的737億帝國馬克國民生產總值,緩慢復甦到1000多億帝國馬克,
決策:希特勒(法西斯)上臺後的做的一系列決策(毀約),其中包括(重要的幾點):
1,擴軍:從不得超過十萬,到最後的1500萬左右,發展海軍,培養飛行員。
2,發展工業,生產飛機(1939年就達到了4000多架),潛艇,坦克。
3,進軍萊茵河,西班牙內戰時練兵,吞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4,解決人口失業問題,思想控制本華人民。
德國對《凡爾賽條約》的不滿,自身的內部經濟矛盾,其它大國的綏靖政策。二戰爆發了。
回覆列表
1、協約國透過凡爾賽合約對德國進行殘酷壓榨。激起了德國的民族主義。
2、海外殖民地全部喪失,迫使德國全副精力發展國內經濟。
3、德國的大容克地主、大財閥沒有被清算解體。有極強的復甦再生能力。
4、隨著英、法、美等國認識到對德過分嚴苛的壞處後,後期適當放寬了對德封鎖,德國獲得了必要的資金和技術支援。
5、隨著國際上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德國透過結盟,得到了助力。
最後說明一點,一戰後德國的崛起,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崛起。是透過將國家機器強行綁架到擴軍備戰戰車上後,呈現的一種畸形的繁榮,即使不爆發二戰,這種崛起也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