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言文韻

    其實只要知道性與偽兩個字的意思就不難理解。

    性,是指人的自然本性,是與生俱來的,不可通過後天學習得到的。荀子認為性“本始材樸”,有發展為善的可能也有發展為惡的可能,但更強調人生來就有貪圖私利之心,也就是帶有惡。

    偽,是人為的,後天學習改造的,後天努力的。荀子認為,禮儀法度等善的東西是“偽”的結果。

    人性本惡,放之任之就會社會動盪,所以要對人加以禮義教化、法度約束。

    化性起偽,就是做出人為的努力,引導人的自然本性向善發展,這不就是教育的作用之一嘛。

    這裡能看出荀子強調後天對人發展的影響,也解釋了很多人的一個疑惑:“在人的發展動因中,為什麼孟子主張性善是內發論,而荀子主張性惡卻是外鑠論?”

  • 2 # 知北而南

    荀子言“性惡”,與孟子針鋒相對。我以前是很不喜歡孟子的“性善論”的,總覺得其過於迂腐,不合現實,反倒覺得荀子的“性惡論”更合實際。但隨著閱讀儒家書籍的增加和體悟,現在倒更傾向於孟子。

    言性惡,無論是以禮制性還是以情化性,都是將禮和情與性相對立,無論如何調和,終難統一,更使道德無處著落。因此,性惡論徹底抽走了人心向善的希望。孟子言性善,並不是基於社會事實,而是源於導人向善之考量,源於止於至善之追求。這與佛家所言“眾生皆具佛性”有異曲同工之妙。性善論給予普通人以被教化和自我證道的可能,而不是將人性直接打入不可救贖的深淵。

    因之,荀子雖然在諸多方面不乏深知灼見,但於“性惡”處立論,則有失廓大中正之見地。

  • 3 # 費惡潑嘞

    荀子的性惡論產生於戰國時期禮樂崩壞的時代,核心觀點就是人一生下來就有"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的天性,如果我們不去約束引導,任隨這些慾望去獲滿足,這世界就亂套了。從荀子的性惡論衍生出了以韓非子李斯為代表的法家思想: 既然人性天生就有七情六慾,那麼只靠禮樂教化和聖賢者的表率是不夠的,更需要清晰詳細的律法來讓人知道哪些是可為的 哪些是不可為的,做了不可為的事就會受到懲罰....從後世的實踐來看,完備的法律制度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

    孟子所講的人的"善"本性,是人之所以為人,即人之區別於其他物類的特性..."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但是 "...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外在的力量使得水倒流,那麼人也是會走歪門邪道的。孟子進一步提出了"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為了喚醒人之內心深處這些向善的力量,就需要聖賢的表率和榜樣。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意思是:舜只是莊重地面朝南坐而不做什麼就天下大治了。儒家認為“君子篤恭而天下平”;“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

    以中庸之道的"亦此亦彼"態度來深入探討"性惡論"和"性善論",就會發現這兩個貌似截然對立的觀點其實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它們的本質是作為具體統一體的人性。只不過儒家和法家因為各自的觀點所得以產生的時代不同,各自得出了不同的治世之道:無為而治 和 法治。

    漢代以後,中國統治者汲取了前世的經驗教訓,基本都採取了外儒內法兩者並蓄的方針政策,用儒家的禮樂和聖賢的榜樣來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圍,又採用或寬或嚴的律法堅守底線和解決百姓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的複雜瑣碎的衝突矛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季雞場多發球蟲病應該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