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人不論男女,都是有名無姓,他們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上一個稱呼,以便表示性別、長幼、社會地位和官職的區別。
成年、幼年或少年男子的名字前,往往加“貌”(Maung),意思即自謙為“弟弟”,如:貌西圖(Maung Sithu)。對長官或長輩的男子,其名前往往加“吳”(U)字,意思即敬稱對方為“叔叔”、“伯伯”。對平輩或年輕的男子,名前往往加“郭”(Ko),意思即稱對方為“兄”。
緬甸女人的通稱是“瑪”(Ma),意思是姐妹。不論已婚或未婚,年齡較大或受人尊敬的婦女都可稱“杜”,意思是姑姑或阿姨。
比較常見的包括緬甸人名前的“吳”不是姓而是一種尊稱,意為“先生”。常用的尊稱還有:“杜”(Daw)是對女子的尊稱,意為“女士”,如:杜欽梅丹(Daw Khin May Than)。“塞耶”意為“老師”,“道達”是英語Dr.的譯音即“博士”。“耶博”(Yebaw)是同志的意思。目前緬甸有一部分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喜歡在自己的名字上加“耶博”二字。
例如一男子名“剛”,長輩稱他為“貌剛”,同輩稱他為“哥剛”。如該男子有一定社會地位則被稱為“吳剛”,如系軍官則被稱為“波剛”。如一女子名“剛”,繫有社會地位的女士則稱為“杜剛”,是女青年則稱為“瑪剛”。特別要說明的是,緬甸婦女在結婚後,仍然保持自己原來的名字,不改為夫姓。
還有,一個男人的名字如果叫“索吞”,小時候,大人和小同伴們都稱他為 “貌索吞”;長大一些以後,與他年齡相仿的和比他年輕的人都叫他“郭索吞”。長輩也可以叫他“郭索吞”,也可以叫“貌索吞”;上了年紀,或有社會地位以後,一般人都會稱他為“吳索吞”,與他年歲相仿的人也可稱他為“郭索吞”。但是,他本人仍自謙地稱自己為“貌索吞”或“郭索吞” 。
另外,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一些愛國青年知識分子,在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統治的運動中,成立了德欽黨,凡是參加德欽黨的人,都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德欽”(Thakin)二字,表示“主人”, 以表示自己不做奴隸,要做自己國家的主人。如德欽巴登頂(Thakin Ba Thein Tin)。
獨立後, 也有一些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喜歡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耶波”(Yebaw),意思是“同志”。“波”(Bo)是軍官或首領的意思。如當過軍官或在軍隊中任要職者,則自稱或被稱為“波”。“蘇巴”(Sawbwa)是撣族對土司的稱呼。“蘇”是撣族對土司或一般男子的稱呼。“
緬甸人不論男女,都是有名無姓,他們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上一個稱呼,以便表示性別、長幼、社會地位和官職的區別。
成年、幼年或少年男子的名字前,往往加“貌”(Maung),意思即自謙為“弟弟”,如:貌西圖(Maung Sithu)。對長官或長輩的男子,其名前往往加“吳”(U)字,意思即敬稱對方為“叔叔”、“伯伯”。對平輩或年輕的男子,名前往往加“郭”(Ko),意思即稱對方為“兄”。
緬甸女人的通稱是“瑪”(Ma),意思是姐妹。不論已婚或未婚,年齡較大或受人尊敬的婦女都可稱“杜”,意思是姑姑或阿姨。
比較常見的包括緬甸人名前的“吳”不是姓而是一種尊稱,意為“先生”。常用的尊稱還有:“杜”(Daw)是對女子的尊稱,意為“女士”,如:杜欽梅丹(Daw Khin May Than)。“塞耶”意為“老師”,“道達”是英語Dr.的譯音即“博士”。“耶博”(Yebaw)是同志的意思。目前緬甸有一部分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喜歡在自己的名字上加“耶博”二字。
例如一男子名“剛”,長輩稱他為“貌剛”,同輩稱他為“哥剛”。如該男子有一定社會地位則被稱為“吳剛”,如系軍官則被稱為“波剛”。如一女子名“剛”,繫有社會地位的女士則稱為“杜剛”,是女青年則稱為“瑪剛”。特別要說明的是,緬甸婦女在結婚後,仍然保持自己原來的名字,不改為夫姓。
還有,一個男人的名字如果叫“索吞”,小時候,大人和小同伴們都稱他為 “貌索吞”;長大一些以後,與他年齡相仿的和比他年輕的人都叫他“郭索吞”。長輩也可以叫他“郭索吞”,也可以叫“貌索吞”;上了年紀,或有社會地位以後,一般人都會稱他為“吳索吞”,與他年歲相仿的人也可稱他為“郭索吞”。但是,他本人仍自謙地稱自己為“貌索吞”或“郭索吞” 。
另外,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一些愛國青年知識分子,在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統治的運動中,成立了德欽黨,凡是參加德欽黨的人,都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德欽”(Thakin)二字,表示“主人”, 以表示自己不做奴隸,要做自己國家的主人。如德欽巴登頂(Thakin Ba Thein Tin)。
獨立後, 也有一些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喜歡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耶波”(Yebaw),意思是“同志”。“波”(Bo)是軍官或首領的意思。如當過軍官或在軍隊中任要職者,則自稱或被稱為“波”。“蘇巴”(Sawbwa)是撣族對土司的稱呼。“蘇”是撣族對土司或一般男子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