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論語·公冶長篇》引孔子著名弟子子貢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子罕篇》亦言:“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121
回覆列表
  • 1 # 王營評教育

    什麼是人性?什麼是天道?這是一個形而上的哲學問題,對此古今中外的哲學家都有不同的觀點。也許孔子心中早有答案,故意在學生面前賣關子;也許孔子覺得這個問題深奧難講,反正我們翻遍整部《論語》,也沒有找出一個完整的答案,的確如子貢所說的那樣,“不可得而聞也”。因此,孔子在日常教學中“罕言利與命與仁”。後來,孔子的孫子——子思在作《中庸》時給出了這樣一種是是而非的解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種解釋是否符合孔子的願意,也值得商榷。

    老子有言:“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說,凡是能用語言說出的“道”,就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道”了,“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子思給“道”下了定論,也不是真正的“道”了。孔子深知這一點,所以在日常教學中,他很少向學生講解“什麼是性、什麼是道?”這些高深莫測的大道理,而是從近處,從具體的言行入手,引導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體悟“道”的真正含義,可以說整部《論語》就是一部師生的對話錄。孔子的這一做法,對今天的教育教學仍有啟發意義。

    首先,要改變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重視學生的道德體驗。在我們國家,從小學到中學、大學,幾乎每所學校都開設思想品德課,多則三課時,少則兩課時,像其它文化學科一樣,有專任教師、有教材、有考試。教師根據教學計劃,按部就班地講解教材內容,傳授思想品德修養的大原則、大道理,期末學生的政治課考試成績都在八九十分以上。但是實際效果如何呢?學生背誦的名詞、概念多,不一定思想品德高;考試得高分,不一定不違法犯罪,可以說教育效果幾近於零。大部分的道德品質優秀的學生,靠得不是課本知識的學習,而是受讀書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潛移默化的影響的結果。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思想品德教育的優良傳統,各個時代的教育幾乎都把德育放在首位。然而在古代,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大多數教育機構都不開設專門的思想政治課,也不舉行專門的考試。古代教育所培養的學生,雖然也有秦檜之類的奸佞小人,但大多數都是文質彬彬、憂國憂民的君子。可見,古代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並不差,為什麼今天既開課、又考試,重視程度空前,效果反而不如古代呢?

    答案是:古今不同的教育理念使然。古代的思想教育,大多沿用孔子的這種教育方式,不講深奧的大道理,不讓學生記憶枯燥的道德概念,對學生的思想品德,也不作量化評價,而是將倫理道德教育的內容滲透於教學和各種遊學活動中。像《三字經》這本兒童啟蒙教材,裡面穿插了大量的勵志故事,學生讀了這些故事,對幼小心靈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據有關資料介紹,國外大多數國家也不單獨開設的思想政治課。美國雖然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但沒有一個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學校沒有統一的教材,教學內容也不是由教師在課堂上集中講授,而是將課堂搬到教堂、社群、工廠、電影院、展覽館等公共場所,讓學生面對面地接受教育,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合格的公民,這與中國古代思想教育大體相似。

    由此可見,思想政治課的要想改變用時多、效果差的局面,何不返璞歸真,從老祖宗那裡吸取一些有益的成份?少講一些大道理,多重視學生的道德體驗,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及時感悟並主動生成美好的道德品質。

    其次,要重視學生對文字的主觀體驗。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閱讀教學是一大難點,教師往往以教學參考書上的標準答案為依據,代替學生對文學形象的主觀感受,這一做法直接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厭倦,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有人說,一千個人讀《紅樓夢》,心目中就會有一千個林黛玉的形象;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心目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形象。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單是(紅樓夢)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同是孔子教的學生,子貢所悟之“道”與其他學生所悟之“道”不完全相同,因此學生的思想、經歷、學識水平不同,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也不可能完全一樣,學生對文學形象的鑑賞只要言之成理,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感受,教師就應當給予充分肯定。

  • 2 # 究竟止觀

    孔子曰:食色!性也!性與道,惟有感悟而無法用具體的語言來定述!性與道又可以說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孔子是相信天命觀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 3 # 再生蔸

    孔子言不及性,性乃涉及肉慾,淫穢不堪,恐汙視聽,有損形象與尊嚴,與儒學格格不入。

    孔子不言道學,道學乃辨證法的根源,唯物論的雛形,儒學傾向唯心論,一字之差,本質大有區別。道理很深,因水平淺了論述不清!

    2020/6/19

  • 4 # 華繼善

    關於生命之(性.與天道)者:那是最聖潔崇高地(真實嚴懂)必須尊重地事宜,且能兒戲.與辱瀆哉?凡將(性.與天道)當兒戲掛口上.擺文字紙上者:皆未脫離低階趣味、形(行)如畜牲...是矣!

  • 5 # 好玩的國學

    從冉伯牛的死,看孔子的天命觀!

    商朝是個巫風濃厚的時代,人們相信天帝是世界的最高主宰。統治者們相信天帝偏愛他們,給了他們人間天子的位子,並保佑江山永固一統千秋。事實上,天帝並沒有給他們面子,在周朝軍隊兵臨城下時,商紂王還認為天帝會保佑他,而結局是自焚而死。以弱勝強的周朝統治者認識到,原來天是有道德意識和價值判斷的,商紂王無道無德,天剝奪了他的君位;而周文王、武王有道有德,受到上天的眷顧,保佑他們順利打敗了商朝建立周朝。天帝就像一個道德法官,地下的統治者有德就支援,反之就罷黜。所以,統治者一定要有德配天才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具有道德判斷的天是人類命運的主宰。

    孔子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認為每個人都有命,命是一種能決定人的生死壽夭、富貴貧賤、吉凶禍福的外在力量,掌握人類命運總開關的是天。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受命於天,命由天賦。但孔子認為,天命與人命是有區別的,天命是自然而然的,人命是奮發圖強的。理解了天命與人命的關係,就懂得了孔子一生為何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詩經》上說“天命靡常”,詩經時代的人們認為,天命並非恆久不變,它要看地下統治者的表現,有道德就保佑他,沒有道德就廢黜他,所以天命是可以改變的。但人命是人生而註定的,並不必然因個人的主觀努力所改變。這就是天命與人命的區別。

    孔子有個學生叫冉伯牛,為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勤懇篤實。但這樣的好學生,卻生了惡性傳染病。在冉伯牛臨死前,孔子通過窗戶握著他的手,悲嘆“命矣夫,斯人有斯疾!斯人有斯疾!”意思是說,這都是命啊,這麼好的人卻生這種病!孔子相信天命,所以他一直強調“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人要明確、承擔起人生使命;另一方面,君子也必須明白,人生在世,有許多美好的願望並不一定能實現,這與努力無關,而與命運有關。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力量再勇猛、強大,總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時候,我們拼盡全力做一件事,但最終結果可能不盡人意。人生的得失成敗在很大程度上並非人力能夠決定,而是很多外在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行事者雖然在個人,但結果卻在命,這就是中國文化中“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思想。

  • 6 # 扶起夫子說清楚

    孔子基本是唯物主義者,無天命觀,但說不出所以然.孔子隱約知道人性與天道有聯絡,但解釋不清其中的關係.所以罕言性與天道.

    明代大儒王陽明認為本性本來的狀態是至大無私的,外物的天道也是至大無私的,所以本性即天道,天道即本性。從而心即理,理即心,心與理合一。

  • 7 # 凌崖的江湖

    孔夫子教導學生的方法更多的是引導,而不是直接告訴。

    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到學生自己精深思考、體悟一個問題到了實在難突破的時候,他是不會去提點他的。這樣教導其實最有效果,因為那時候他就快要悟到些什麼了,只是差突破一個瓶頸而已,老師在時候推一下你,你得到了就是真正融入自己骨血的東西。可直接告訴你呢?你得到的還只是言語上的,自己沒什麼體悟還是沒什麼體悟,還是不是自己的東西,沒有太大的價值,甚至因為你會“說理”了由此洋洋自得、到處炫耀。

    通過比較顯易的“文章”、才藝的引導,讓學生自行去體悟形而上的難以體悟的那些東西,這是教學手段的高明。

    再一個,性與天道是什麼?就是世間的根本規律,這種根本規律是很難用言語表達出來的,即使勉強說出來,用佛家的話來講也還是“不可說、不可說,說即非,便落言筌”,可見人類言語所本具的侷限性,這是由我們的言語本來就是從“分別”得來的有關。

    再一個,“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這句話竊以為將其理解成“夫子很少跟他人談利益或者如何獲取利益這方面的話題,但是夫子贊同‘命’也贊同‘仁’”更貼切些,因遍觀《論語》與孔夫子的思想,出現“命”與“仁”的地方並不少,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認同的態度。

    “仁”是孔夫子終生倡導的極重要的思想,不可能不相信與認同;而作為研究周易古往今來的大家,對於“天命”、“命”,孔夫子也一定是有自己極清醒的認識的。至少在被宋國大夫桓魋追殺的時候,孔夫子曾經霸氣的說過這麼一句話:“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上天恩賜美好的德行於我,他桓魋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 8 # 闌珊欲曉

    按照目前儒家經典著作來看,孔子也不不罕言性與天道。無論是我們認為的人性中的“性”,還是食色性裡的“性”,孔子思想裡都有涉及。

    儒家思想作為中國文化中的核心文化思想,其無時無刻都在透露著“天道”的感悟,包括他的“仁義禮智信”的思想。假如我們去讀論語,去讀春秋,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天道”對人的約束,對社會發展的推動。所以,孔子其本人,就我理解,他是相信天道的。

  • 9 # 醉裡zuili

    他是相信的。

    首先,孔子承認大自然,肯定大自然也尊重大自然。他沒有把不可知的大自然看作神,也沒有承認有一個凌駕於大自然之上或者直接創造大自然的神的存在,用現代哲學語言來說就是孔子的世界觀是唯物主義的。

    其次,孔子承認命,他是一個宿命論者,這是他的人生觀,但孔子遵從的命既不受某種外來力量,比如說神的左右,更不受個人主觀意識的影響。譬如“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這句話裡的命是指客觀事物的規律。

    最後,孔子敬神卻不信神,並且有一個應付唯神主義社會風氣的絕妙辦法——敬而遠之。這種對有神論的的抵制影響著中華民族,從而有效抵制了外域神文化的侵入。

  • 10 # ceit

    孔子不敢言性與天道,是因為孔子智力不夠,是因為孔子被利益衝昏了頭腦。孔子宣揚“學而優則仕,祿在其中”,就等於在宣揚“用了我的藥可以長生不老”,但孔子自己卻 不用,這分明是虛假宣傳,目的只是為了招收更多的學生收取更多的學費,虛假宣傳是不道德的,孔子一旦染上了不道德,就一發而不可收,孔子整個思想體系都是建立在不道德的基礎上的,孔子越是不道德越遠離真理,越是不道德越走向謬誤,越是不道德越沒有能力言性與天道。何謂性?人與非人的區別就是性。人與非人有何區別?人與非人的區別就是“契約與利他”,“利他”就是“分工與無償奉獻”。任何人的行為只要遵從“契約與利他”就是道德的,違背“契約與利他”就是不道德的。何謂天道?天之道就是損有餘而補不足,天之道就是利而不害。整個孔子的行為即違背了“契約與利他”也違背了“天之道”,孔子又怎麼敢言性與天道。孔子既然連性與天道都敢違背,當然也就不相信天命觀了。“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孔子不道德,因此孔子不善,孔子不善,則孔子與天道無緣,孔子與天道無緣,則孔子也就與天命觀無緣。

  • 11 # 正道行2818

    《論語·公冶長》中記載: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所說的文章,指孔子所講授的《詩》、《書》、《禮》、《樂》……,這些都能得以聽見;而關於“性”與“天道”,就難得聽到夫子講授。“性”指的是什麼呢?《禮記·中庸》說:“天命之謂性”,也就是說,是自然形成的本性;對此,孔子在《論語·陽貨》中解釋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指的顯然就是天性。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授的弟子有三千,但身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也就是優秀的學生有七十餘人;無論優劣,他們都只是孔子的學生而已。在那個時代,孔子為師是講“尊師重教”、“師道尊嚴”的,絕對不會與學生平起平坐,什麼都講,教學上推崇“因人施教”。子貢“不可得而聞”孔子講“性與天道”,說明孔子並不認為可以適合講授。子貢是孔子最優秀的十個學生之一,十學子即子淵、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等十人,史稱為孔門十哲。從孔子尚師道來看,之所以不與學生講人之先天本性,很可能更看重人的後天的教化。孔子一次閒居時與曾子談到為王之“ 教化”時說:“上敬老則下益孝,上尊齒則下益悌,上樂施則下益寬,上親賢則下擇友,上好德則下不隱,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廉讓則下恥節,此之謂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從中不難看出,孔子對以言行影響民性改變的後天教化是十分認可的。

    孔子也言天道。一次與哀公交談,就談到天道,認為天道就是順其自然而成;他說:“ 如日月東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而能久,不閉常通而能久言無極是天道也,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一切的不可違是天道的自然本質,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孔子的天命觀,明白了天命的定命規律,因此而言“七十而知天命”,人活到老,才明白了天命為何;應該說,他是相信天命的。他對天道的理解,其實就表明了他己認識到天命的自然屬性也是不可違的。孔子所以對學生罕言“性與天道”,大概也是因為他對本性可後天教化改變的認識、與天道守其規律而不變的二者關係,無法說清而避之吧?對於嚴於“傳道授業解惑”師道的孔子來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罕言會更好;避免在愛問惑的學生面前不能自圓其說。

  • 12 # 樑69853253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性者,生之質也。命者,人所稟受。率,循,循性行之是曰道。修,治也,治而廣之,人放效之,是曰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猶道路也,出入動作由之,須臾離之,惡乎從。(卷七 禮記)

    人人本具的純淨純善,稱為“自性”,也就是天,天就是命,性命。天命,“天命”中,後面這個“命”解釋前面這個“天”。隨順自性皆能效為聖賢,稱之為“道”,跟隨聖賢修養,順道而行謂之德,德自然能夠感化別人,這稱為“教”。因此“道”無所不在,片刻都不能離,能夠離開的,那就不是道,更談不上德了。孔子重德行。德行不離性,即不離天,不離命。當然相信天命。

  • 13 # 寂了366

    孔子罕言性是真的,但對天道天命問題仍有許多論述,如:五十而知天命等。

    在尊天、敬鬼和盡人事之間,孔子更重視人事,這是早期儒學中的顯著特色。

  • 14 # 陽光明貞

    孔子是站在人性人道上思考問題,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不知生焉知死?不知人,何知天?天道若完整根本就不存在水深火熱迷悶惑執的眾生!眾生既存,顛倒混亂,就說明天道已崩已湮,只能實事求是自我救贖!比方發達國家大都信奉上帝,疫情暴亂上帝管麼?尼采說上帝死了,就瘋了,看來老虎屁屁摸不得!若有上帝天道即人類眾生的愛心良知,餘皆偽妄盎惑!

    天道重要還是愛心重要,人心之正義良知即上帝即天道真如,所以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人心若能統一於愛心正能,則大道顯矣!

  • 15 # 明心真人

    孔子教人以套路為主,

    一板一眼,穩紮穩打。

    老子教人以內功為主,

    上德不德,道法自然。

    佛陀教人以心性為主,

    緣起性空,妙有真空。

    現在教人以科學為主,

    同時兼修躺屍劍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梵高的畫到底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