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王安石《元旦》這首詩,描寫了新年景象。但一細想,此詩也可能含有一點象徵的意味。因為王安石是一位有抱負、有文才非凡的作者,似乎不會浪費筆墨泛寫一個極平凡的風俗習慣。
9
回覆列表
  • 1 # 探索者138669335

    貼春聯是我們傳統習俗。“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人描寫當時過年的情景。如今桃符早已被春聯取代,火紅的春聯,喜慶豐收,辭舊迎新,團團圓圓,閤家歡聚在一起幸福快樂!

  • 2 # 一往文學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元日》一詩可謂家喻戶曉、耳熟能詳,新年伊始,我們也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它。那麼,這首詩究竟好在哪裡、寓意何在呢?且聽筆者細細道來。

    一、時間:辭舊迎新的一年之初

    先從字面意思入手。大年初一的爆竹聲響起,意味著與過去的一年揮手告別,迎來新的開始。所謂"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和煦的春風吹拂大地,不僅使得萬物一一復甦,也將這份溫暖融入屠蘇酒,送進了人們的口中。在Sunny普照的日子裡,百姓在桃木板上新畫上神符,插在門旁以求平安。誠如錢鍾書先生所言,"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取勝"(《談藝錄》),全詩雖以描述為主,卻能透過一種人盡皆知的情狀,展現作者獨樹一幟的思想。

    總體而言,王安石主要秉承的是儒家思想,尤其對《詩大序》頗有讚賞,稱"其言約而明,肆而深,要當精思而熟講之爾"(《答韓求仁書》)。而這首詩所表達的內涵正印證了《序》中所謂"治世之音安以樂"。透過詩人之眼,我們可以看到平民辭舊迎新之際的歡樂氣氛,也能感受到作者對百姓生活平安幸福的祈願。

    二、事件:除舊佈新的變革之志

    所謂"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復堂詞錄序》),"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孟子·萬章上》),或許我們應當透過言辭表面,去挖掘其更深層的意蘊。

    除了展現新年新氣象之外,此詩總讓人想起劉禹錫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處逢席上見贈》)。二者想要傳達的實則都是新事物必將替代舊事物的道理。那麼這個"新事物"有何特指呢?

    知人論世。此詩約寫於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時王安石初拜宰相,在神宗的支援下開展了著名的變法。北宋初期,社會矛盾日益深化;在王安石推行的政策下,全國上下開始實行青苗法、免役法、將兵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並在初期收穫了顯著的成效。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王安石把變法比作"爆竹""春風""新桃",言語中不僅有著對除舊佈新的自信,亦不乏自矜之意。

    三、不盡人意的結局與客觀評價

    那麼,這位躊躇滿志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其領導的變革結果如何呢?學過歷史的同學都知道,熙寧變法後來遇到四面八方大大小小的阻力,以失敗告終。中學教材還告訴我們,列寧曾稱王安石是"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但只要仔細一想,就會發現這句話單看來不過是一句中立的評價。而追溯至原文,其出現於《修改工人政黨的土地綱領》下的一個註釋中:"普列漢諾夫同志在《日誌》第五期中警告俄國不要重蹈王安石的覆轍(王安石是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原來列寧只是將王安石作為一個負面典型而已,由此褒貶之意立見。

    若不以今人的眼光多加苛求,王安石在他的時代具有改革意識,的確是有前瞻與灼見的,但考慮到秦時商鞅早有變法之事,王安石實際上是對前人的接續罷了。令人欣慰的是,千百年後,當我們再讀此詩,早已不再侷限於其政治功利的一面,而被詩歌傳達的嶄新氣象所吸引;"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也被寫入對聯,為人所津津樂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哈登58分後保羅接管比賽,關鍵時刻保羅才是最穩定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