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烽火臺
-
2 # 天涯看點歷史號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從西安率兵渡過黃河,取道山西,準備揮師東進,佔領北京城。李自成的農民軍一路勢如破竹,所到之處,百姓紛紛前來投靠,而扼守要地的明朝官員也大多選擇投降李自成。二月十五日,農民軍佔領太原城,當時鎮守太原的總督王繼謨選擇帶兵而逃。農民軍又繼續攻克代州等地,直接威脅寧武城的安危。大同巡撫衛景瑗請求大同鎮守將軍姜瓖率兵前去援助寧武城,抵抗農民軍的進攻。然而姜瓖拒絕出兵,認為寧武已無可固守的價值,因此寧武城不久就被攻破了。三月一日,農民軍逼近山西大同,城內形勢一片混亂,鎮守大同的姜瓖,覺得根本無法阻擋李自成大軍的進攻,便決定投降農民軍。
大同城牆
姜瓖一邊欺騙巡撫衛景瑗,一邊偷偷將反對自己的守城將士給殺掉,開城門迎接農民軍進城。等到巡撫衛景瑗帶著隨從準備與農民軍決一死戰,發現上當受騙,被農民軍活捉,帶去見李自成。巡撫衛景瑗見到李自成,依舊泰然自若,李自成身邊的將士都大呼讓其下跪,勸其投降,並且承諾會給予高官厚祿。李自成還親自相迎,希望巡撫衛景瑗能投降。結果衛景瑗席地而坐,大呼崇禎皇帝,哭訴著自己無能失職、罪該萬死。李自成見到這種情況,對身邊的人說,這是個忠臣,千萬不能讓他死掉。衛景瑗聽到後說:“我是皇帝親自封授的官員,怎麼能投降農民軍、反對朝廷呢?”於是猛然把頭磕到石頭上,準備自殺,結果頭被磕破了,血跡斑斑,卻沒有死成。
姜瓖
農民軍便把他暫且扣押到營帳中,後來農民軍讓其八十歲的母親勸他投降。面對母親,衛景瑗說:“母親年邁,請原諒兒子的不孝,我是國家的大臣,不可以受此屈辱,只能選擇死亡。”過了六天,農民軍將衛景瑗帶到海會寺,準備再逼迫他投降。結果衛景瑗向北京的方向叩拜,整理了下衣物。據歷史記載,死前曾大呼“臣失封疆,死不盡罪,願為厲鬼以報”,意思是失職犯下丟失手中領土,一死也不足謝罪,希望死後能做厲鬼來報仇,隨後衛景瑗在觀音大殿前上吊自殺而死。
李自成
衛景瑗自殺殉國之後,李自成感嘆其忠君行徑,派部下專門護衛其靈柩。當時的延安推官顧鹹正還專門評價此事,他認為衛景瑗死得很冤枉,當時大同城內已經缺糧八個月,還遭到同僚姜瓖的算計,此時即便有很高的智謀,也根本不可能扭時局。後來南明弘光政權,專門追贈衛景瑗為兵部尚書,諡號為"忠毅"。
崇禎皇帝
如今我們重新審視這段歷史,還是會對衛景瑗的行為深深佩服,有些人不該被遺忘卻被遺忘了,希望我們能夠讓你記住更多不該被遺忘的人。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回覆列表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農民軍攻到大同城下,總兵姜瓖開門投降,又誘騙景瑗議事,景瑗被抓,李自成想封他做官,景瑗不從,史稱“景瑗據地坐大呼皇帝而哭”,李自成認為他忠義,曰“忠臣也”,不殺他。景瑗猛地站起來以頭碰階石,以明其志。
後來李自成讓景瑗的母親勸他投降,景瑗說:“兒,國大臣,不可以不死”,三月初六日,景瑗行至海會寺,南向皇帝哭拜,大呼“臣失封疆,死不盡罪,願為厲鬼以報。”後與德祗、德敏二子及母訣別,於觀音大殿前沐浴、整冠後,自縊而死。景瑗死後,李自成嘆曰“忠臣”。衛景瑗自殺殉國之後,李自成感嘆其忠君行徑,派部下專門護衛其靈柩。後來南明弘光政權,專門追贈衛景瑗為兵部尚書,諡號為"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