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看點歷史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是其稱霸全球的基礎。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

    英國的殖民擴張都是伴隨著貿易擴張而來,更多的是把殖民地當作原材料採購地和工業產品傾銷地,它的“日不落帝國”其實是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並不是單純的以擴張領土為第一目的。

    英國放棄對殖民地的統治多為二戰前後,以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美國已經一躍而起成為全球真正的霸主,一方面英國實力的衰退並處於二戰戰火危境中無法顧及殖民地人民獨立的浪潮,另一方面美國霸權的需要,也借援助英國之際進一步削弱了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從而間接地肢解了大英帝國的貿易地位,使得英國再也沒有多餘的精力與金錢來維持龐大的領土失去經濟支援的大英帝國,自然更加缺乏對殖民地的統治力了。

    此外二戰後全球民主浪潮掀起,意味著殖民地居民從法律上應該享有與英國公民同樣的權利和義務,包括投票選舉和自由遷徙等等權利,這對於英國政府來說顯然是無法接受的,英國本土對此也不會贊同。

    英國放棄對全球殖民地的統治根本在於英國從經濟、軍事、政治都無法維持最初“日不落帝國”的統治力,包括歐洲早期的殖民帝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都面臨英國同樣的問題,最後也都放棄了殖民地。歷史的浪潮是無法阻擋的

  • 2 # 六角雪

    1、殖民地收益小於支出,經濟上是很不划算的,何況大英帝國自己經濟狀態日薄西山,很難維持如此龐大的殖民體系。

    2、民族運動的興起,其實民族運動的興起和大英帝國的衰落是因果關係,你弱它就強,何況印度離英國本土千里之外,鞭長莫及。

    3、採用新殖民主義手段-金融霸權和文化霸權。相比於直接統治一個國家,精神和錢包的壓迫更加利潤高,看印度精英不斷地移民和轉移財富,主動的投懷送報,豈不樂哉?

  • 3 # 大晟Y

    英國也不想的。這要從第二次布林戰爭說起。當時在南非發現大的金礦。這引來了英國的垂涎。

    當地布林人不甘心被英國掠奪。這些布林人不是黑人而是主要是荷蘭移民的後裔。這場戰爭從1899年打到1902年。這場戰爭英國動用了45萬軍隊,陣亡2萬多。軍費開支兩億兩千萬英鎊,相當於現在近300億英鎊。

    這場戰爭打光了英國的國庫。英華人認識到自己的財政再也支援用近代化的戰爭的方式維持帝國的疆土。這場戰爭標誌著英國的殖民擴張達到頂峰。

    一些殖民地如澳洲,紐西蘭等看到英國的軟肋鬧騰起來,宣佈自治。英國只能同意。一戰則嚴重動搖了整個英國的殖民體系。

    二戰最關鍵的時候丘吉爾將英國在全世界關鍵的軍事基地港口打包賣給美國,換來美國的支援。印度也再這個時候落井下石提出獨立。

    英國答應戰爭結束後給予印度獨立。這也是丘吉爾在戰爭期間經常叫喊的,不流盡印度最後一滴血絕不投降。

    二戰勝利,美國出於進一步削弱英國的考慮支援殖民地獨立運動。特別是第二次中東戰爭。英法為了蘇伊士運河跟阿拉伯開戰,結果遭到美國跟蘇聯干涉,英法含淚撤軍。英國維持殖民統治最後努力失敗了。整個殖民體系徹底瓦解。而中國收回香港主權則是給英國棺材釘上了最後一顆釘子。日不落帝國終究是風吹雨打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c肌怎麼練習?有沒有什麼副作用?具體的建議方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