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書領創
-
2 # 夢裡依稀年輕
以色列經過二戰陣痛後,可以說國內萬民一心,而且無論是軍事上還是高科技方面都有美國外背後支援。可以說以色列需要什麼,美國就給什麼。而中東地區國家國家因為國內派系林立,遜尼派和什葉派一直不和,而美國又在中東利用兩派不和,和打擊恐怖主義製造戰爭和矛盾。而以色列利用美國牽制中東地區國家,自己在美國幫助下發展核武器,和高技術武器裝備。反過來看看中東地區國家只要有那家發展的好,美國就找藉口打壓,先伊拉克,後是伊朗。所以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都贏了,而且還霸佔了許多領土。
謝邀~我來回答吧。一,阿拉伯國家加一起這麼大,以色列這麼小,還打不過?二,阿拉伯國家人這麼多,以色列一千萬都不到,一人一口唾沫就夠了,還打不過?典型的大國國民思維看問題。
一個國家的命運不光要靠自身的努力,還要考慮歷史的程序。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爆發過五次中東戰爭,但決定以色列命運的是第一次和第三次中東戰爭,而阿拉伯國家的決勝點則是第一次和第四次中東戰爭。為什麼這麼說,首先第一次的地位當然最重要,因為這是以色列的立國之戰,而第四次中東戰爭是阿拉伯國家密謀很久,且採用偷襲形式先發制人,最有可能獲勝的一次。至於第三次,以色列先發制人,速戰速決,史稱“六日戰爭”。
所以我們重點分析第一次,第三次和第四次。第一次對雙方都最重要是毫無疑問的,第一次輸了就沒後面的故事了。第三次為什麼對以色列重要,因為第三次中東戰爭是個分水嶺,第一第二第三,阿拉伯國家都是在裝備和人員上對以色列有優勢,而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實力其實是不相上下的。所以取得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勝利,解決以色列最根本的存亡問題。
第四次中東戰爭是阿拉伯的決勝點的理由是,此戰由阿拉伯國家發起,先期主導權在阿拉伯國家,如果勝利,以色列少則退回到第一次中東戰爭時期的態勢,嚴重則可能亡國。此戰的失敗預示著阿拉伯國家徹底喪失了和以色列對抗的實力。如果說第三次中東戰爭是斯大林格勒的話(不是說慘烈程度,只是想說明此戰對以色列的意義),那麼第四次中東戰爭就是以色列的庫爾斯克,在此戰之後阿拉伯國家實際上已經在軍事上全面處於下風,就像蘇德戰爭的德國。
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給人弱雞的形象是緣於大家錯誤的以為中東戰爭都是阿拉伯國家發起的然後輸掉的,其實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是阿拉伯國家主動進攻,第二次第三次和第五次中東戰爭都是以色列先發制人。阿拉伯國家看上去大,但大片土地都是沙漠,而主力國家埃及和敘利亞都在以色列戰機的作戰半徑內,根本沒有戰略縱深,就像二戰法國和蘇聯初期那樣很容易就被閃電戰打趴下,這招屢試不爽。
以大國思維看中東戰爭,很難站在一個小國的立場上想問題。試想一個國家周邊全是敵人,只要輸掉一場戰役,就可能亡國。這是怎樣一種嚴峻的形勢,所以以色列清楚的認識到不能在自身劣勢的情況下,還坐等敵人來攻,必須決戰於境外,以戰求生存,以戰爭這種高強度的鬥爭手段來削弱對手,最終確立自己的不敗地位。
並且以色列確實是個好學生,熟讀三十六計,用出了許多經典的戰術,暗度陳倉(第一次),借刀殺人(第二次),擒賊先擒王(第三次),圍魏救趙(第四次),假道伐虢(第五次)。戰術上配合嚴謹,進攻計劃簡直滴水不漏,掐著分鐘算計敵人,孫子兵法講: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簡直是以色列軍隊的完美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