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遲

    歷史研究有多重意義,有文字記載的被稱為“信史”,人物、事件都可查可考,脈絡比較清晰;除此之外還有神話傳說也是一種歷史,透過去偽存真,剝去神話傳說的外衣,也能還原大的歷史路徑,對一個民族的意義同樣的重大。中國的三皇五帝雖然有傳說的成份,但其信史意義卻遠大於西方聖經中創世紀的諸神傳說。

    三皇五帝,至今確實沒有文字和器物證實,但周朝卻有比較完整的文字和器物存世,當時去古未遠,雖然可能是口口相傳,但其對三皇五帝的記載卻是大至可信的。錢穆先生曾說:“近代對上古史之探索,可分兩途述說:一、史前遺物之發掘。二、傳說神話之審訂。”

    人們關心歷史,其本源來自對“我從哪裡來?”這一哲學核心問題的追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必須回答“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上古史缺少文字記載,年代久遠,器物留存不易,存世較少,往往口口相傳,最終成了神話傳說,但是其中的核心卻不是虛構出來的,因為現在世界各民族的信史都是文字誕生之後的歷史,但這些文明都不是一夜之間憑空產生的,必然有一個由低到高的發展過程。現在發現的新舊石器時代的工具不少,從這些種原始狀態到文字文明中間,必然有一個漫長的過渡,這個過渡時期恰恰就是三皇五帝這段時間。

    中國古代的國家形式是天下,國是諸候。王權政權形式文字記載從炎黃五千年就有了,絕非虛言,孔子曰: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考古出土禮器樂器都到六千至九千年了。

    漢字還活著沒有死不是遺產是財產。黃帝陵千年古柏科學測定四千八百年。沒有王權有這些嗎?見過非洲部落有這些嗎?有人說要城市,考古那麼多遺址什麼山西堯都浙江姚墟不都是嗎?見過草原蒙古包有遺址嗎?

    所以孔子曰:人不智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要輕易地否定歷史,懷疑歷史要有依據。就好比現在人都死後火化了,總不能在人火化後若干年後再來懷疑該人是否存在過。象商朝這樣強大的國家形式怎麼可能沒有傳承一夜之間冒出來呀?過分的懷疑就是歷史虛無主義。

    不要低估古人,人類進化史的長河裡五千年就是一瞬間。包括古人的科學探索和實踐精神都不次於今人。今人和古人的區別就是個分工不同,古人幹了古人該乾的事,今人還是多幹些自己該乾的事為好,不要讓古人坐起來笑話我們。

    夏朝以及夏朝之前的黃帝、堯舜禹時代的確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所以國外有的歷史學家不認可夏朝的存在及其之前的歷史存在。但我們應當思考:如果夏朝當真不存在,那麼商朝究竟擁有何等魔力能一夜之間從原始社會過渡到青銅時代?

    應該說史前傳說可能有失實的地方,但絕不會是完全虛構的。比如傳說中黃帝活了數百年,但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華夏民族黃帝部落的歷代首領都叫黃帝,所以黃帝其實不是一個人名,而是一個部落名,一個部落存世幾百年似乎也不是什麼不能理解的事吧。

    沒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史前傳說時代肯定是客觀存在的,只不過這些傳說在長期的口耳相傳中有的漸漸失真而已。

  • 2 # 魏東雙

    凡是智慧所出,都是營養,都可借鑑。比如仿生學,造福人類不可勝數。

    傳承、積累,無論對動物或人類,都是發展的必由之路。

    文字出現之前的語言、文物、繪畫等,都是前人的智慧沉澱積累,都有研究價值。關鍵是是否識貨、能否吸收利用。

    人類文明的歷程中,文字雖然較晚,加速了積累的效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海報該怎樣才能防潮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