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化甘旅
-
2 # 萬黑叢中點白鞅
漢朝之前 有華夷之辨 但這些都是華夏族 這是內部問題 在華夷之外還有蠻族 自秦漢之後 華夷之辨就是漢族和那些遊牧民族
-
3 # 奚譽賢
首先搞明白“華夏”的含義,才能明白“華夏”是否族的定義。
華夏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諸侯,稱為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華夏”最初僅為一文化概念,也是周王朝的自稱,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
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中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所以”華夏”既中央之國或者中國的意思。
關於“華夏族”的定義應該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以華夏人逐步產生而來的華夏族,”華夏”也可解釋為“華”指中“夏”指國中央之國簡稱中國。“華夏人”也就自然而然的就是指中國之人,請記住在漢代以前沒有族的這一稱謂和族的概念。漢以前各諸侯國中之人,大多以諸侯國名來代稱人所劃分的區域位置。如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人的代稱,如:“齊人”、“燕人”、“秦人”、“楚人”等並不是以族氏來稱謂的。
關於古代四方的"夷蠻戎狄",這並不能代表著它就不是華夏之人或者華夏族,四方“夷蠻戎狄”部落皆為附屬部落,個人認為後人把它定義為華夏之外之人或者族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本人瞭解歷史以來覺得有些歷史解釋很亂很雜有錯誤,並不認可這一解釋。
至於“華夏族”除”漢族”以外還有沒有其它華夏氏族後裔?這問題個不是問題。
不過請注意漢代以前是沒有族這一稱謂的,只有氏、姓。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大家都知道咱們經常叫的棒子吧?、北韓半島上的族群就是商人後裔,也就是“華夏族”的後裔。
漢支系藏族、彝族、納西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普米族、景頗族、拉祜族、等為炎帝血統。
不說了工作了,請記住中華大地上百分之九十九皆為華夏族血統(漢)
回覆列表
應該說漢族是在華夏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
華夏族融合了原楚國的苗蠻和東南沿海的百越、西北華北等地的戎狄和一些其他民族,到漢代發展為漢族。
華夏族也是不同族群融合而成,最主要的是氏族部落時代的炎黃部落集團和東夷部落集團。
其中的炎黃部落集團和西戎、羌族有很近的血緣關係。
至於華夏族的後代還有沒有其他民族,目前沒有這方面的證據。
《史記》記載商湯滅夏後,夏桀後代逃亡北部草原,所以把匈奴稱為夏后氏之苗裔。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維(獯鬻、燻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 —— 《史記 · 匈奴列傳》即便果有此事,也只能認為是一部分人融入北方草原的遊牧部落,或許成為其王族,但不能因此把匈奴視為華夏族後裔,上面提到的很早就居住於此的山戎、獫允、薰粥才是構成匈奴的主體。
更何況華夏族基本也是到周代以後才融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