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名小草391

    馬蘭屬於菊科,別名又叫田邊菊,馬蘭頭,泥鰍串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於田野,溝邊。高50釐米左右,莖直立,上部多分枝,葉互生。秋季開藍色花,頭狀花序。四季可採。

    藥性:性平,味苦辛。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舉例用途:1.咽喉腫痛:用馬蘭根(鮮)4兩,山豆根二克,水煎服。

    2.小孩發熱:馬蘭(鮮)二兩,海金沙藤之根一兩,水煎服。

    。。。。。。

    還可治急性肝炎、風火牙痛、吐血、胃潰瘍、口腔炎、痢疾等。

  • 2 # 躍馬三郎

    一、馬蘭特徵:根狀莖有匍枝,有時具直根。莖直立,高30-70釐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從下部起有分枝。基部葉在花期枯萎;莖部葉倒披針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3-6稀達10釐米,寬0.8-2稀達5釐米,頂端鈍或尖,基部漸狹成具翅的長柄,邊緣從中部以上具有小尖頭的鈍或尖齒或有羽狀裂片,上部葉小,全緣,基部急狹無柄,全部葉稍薄質,兩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無毛,邊緣及下面沿脈有短粗毛,中脈在下面凸起。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並排列成疏傘房狀。總苞半球形,徑6-9毫米,長4-5毫米;總苞片2-3層,覆瓦狀排列;外層倒披針形,長2毫米,內層倒披針狀矩圓形,長達4毫米,頂端鈍或稍尖,上部草質,有疏短毛,邊緣膜質,有緣毛。花托圓錐形。舌狀花1層,15-20個,管部長1.5-1.7毫米;舌片淺紫色,長達10毫米,寬1.5-2毫米;管狀花長3.5毫米,管部長1.5毫米,被短密毛。瘦果倒卵狀矩圓形,極扁,長1.5-2毫米,寬1毫米,褐色,邊緣淺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長0.1-0.8毫米,弱而易脫落,不等長。花期5-9月,果期8-10月。

    二、藥用價值

    全草藥用,有清熱解毒,消積食,利尿,散淤止血之效,幼葉在我們雲南通常作蔬菜食用,俗稱“馬蘭頭”;在福建通稱路邊菊,田邊菊;湖北,四川,廣西,貴州一帶通稱泥鰍菜。

  • 3 # 漫行草木間

    農村野菜“馬蘭頭”,舌尖上的美味

    馬蘭是農村常見的一種菊科雜草,前期貼地面生長,然後會抽出地上莖,能長一兩米高。農村路旁、田野、山坡很常見。它夏秋季開花,紫色或白色的小花,跟菊科雜草一年蓬的模樣有點兒像,很漂亮。

    馬蘭頭全草入藥,具有清熱利溼、涼血止血、解毒消腫等多種功效。

    二、觀賞植物“馬蘭”

    常見的觀賞植物“馬蘭”,也叫“馬藺”,有點兒像鳶尾。它是鳶尾科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也叫馬韭、馬蓮,花是藍色的,像飛舞的蝴蝶。葉子細長,三四十釐米的樣子。園林造景經常選用。

    馬蘭花在農村路旁、荒地、山坡草地常見,它適應能力強,在一些過度放牧的鹽鹼化草場上也能生長得很好。

    這個馬蘭,也是女孩子們小時候跳皮筋兒時唱過的歌謠裡馬蘭花,“一把毽子踢三踢,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馬蘭全身是寶,根、花以及種子都能入藥。種子和根能止血、退溼、解毒;花具有利尿通便的功效;種子和根可除溼熱、止血、解毒種子有退燒、解毒、驅蟲的功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超時空之戰C,你認為要什麼裝備才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