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糧小咖
-
2 # 江上晨風
2019年度,糧食價格的走勢是被看好的,主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
一、去庫存逐漸進行,國家庫存壓力會越來越小。
二、可耕地面積呈下降趨勢的。
三、生產成本的增加。種子、化肥、農藥等主要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以及人工勞動力報酬逐年提高,種糧的成本將是支撐糧價的主要因素。
四、糧食作物二次加工的行業大力需求。
糧食作為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資,人們對糧食質量的要求也會提高。據統計,中國進口糧食雖然大幅增長,但主要以大豆為主,而中國主產小麥、水稻等糧食進口少,而國內需求大,預測2019年度糧價將會“穩步見漲”。
由此可見, 糧食作物在國民經濟中佔重要的比例 ,相信國家相關部門會宏觀調控,積極有效指導和預防糧食價格大起大跌。
-
3 # 使用者9129274788991嶽
放心吧!國內糧價在低,廠家在觀望不源意收,而進口糧食價高一點廠家排隊等著要,即然國內糧食夠用為什麼還要進口?難道不能給種糧的人活路嗎!
-
4 # 醉過知酒濃248638983
糧食是工業的基礎,怎麼可能輕易的上漲?糧食上漲會帶動各種以糧食為原料的工業品上漲,從而城市居民的生活費會提高,從大局著想,不可能糧食大幅上漲。
-
5 # 279869708
2019年糧食價格是絕對不會長漲的。因為咱國進口的糧食力度在不斷增加。雖然國家努力調整著,但各種農業投資費用過大,是種植面積縮小,導致產量小,才是國外糧食不斷加大涌入。大豆,王米能夠穩定在19年價格就不錯了,水稻還有下降的可能。但小麥一定是要降價的,
-
6 # 周業69
糧食作為全民基本必須品,價格微弱調整很正常,暴漲暴跌是不可能的。先說暴漲,在沒有大面積天災的情況下,糧食產量變化不大,價格沒有暴漲基礎,何況國家儲備糧夠全華人民吃三年,怎麼可能暴漲。再說暴跌,產量變化不大,需求卻穩步提高(人口增長),也沒有暴跌的可能。
二、面積減少,並不代表總的糧食供應會有明顯下降,或者出現供應偏緊的情況。主要的壓力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庫存依然較高,雖然2019年國家去庫存的壓力減弱,尤其是玉米,在2018年拍賣成交1億噸之後,目前剩餘7000多萬噸,明顯比前幾年要少;但稻穀的庫存消化工作將會是”重頭戲“,包括一些儲存時間較長的稻穀,很可能會進入到深加工或飼料加工領域;小麥的庫存同樣處於高位,估計也有7000多萬噸,特別是前些年託市收購沒有監測衛生指標,所以部分主產省的小麥拍賣估計難言樂觀。二是糧食進口量估計還會保持比較高的水平,根據海關的統計,2018年中國糧食總進口量是11555萬噸,同比減少11.5%,但仍處於歷史較高的水平,其中谷物及穀物粉進口2047萬噸,大豆進口量8803萬噸。2019年,在中美貿易談判還在進行的情況下,初步判斷總的進口量可能會繼續減少,但高於1億噸的進口量估計還會保持,原因不多說,很多人其實都明白。綜上所述,2019年國內糧食供需的大格局依然是寬鬆的,糧價在市場化定價機制下,很難有明顯的上漲行情,再加上政策層面的利空影響,基本上也給全年的糧價定調了。當然,這只是基於當前的判斷,未來糧價還會受到天氣、產量等不確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