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邢大信
-
2 # 亦有所思
詩名《江亭》,作於上元二年。全詩如下: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另一版本的尾聯是,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此時杜公住在成都浣花溪,後為詩家聖地——杜甫草堂。
如果說賞析,那時杜公剛剛安定下來,生活雖苦,但也算平靜。所以這一首詩裡面有悠然之意,卻又在結尾表達出了憂患之情。試解如下: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坦腹,此為典故,借用王羲之東床坦腹之意,原文為“唯有一郎在東床上袒腹臥,如不聞。”此處真正的借用是“如不聞”,表達一種悠閒安靜的生活狀態。長吟有多種解釋,一是長鳴,根據坦腹所表達的狀態來來說,長鳴不符合。二是緩慢的吟誦,比如杜公有一句“新詩改罷自長吟”,還有一種解釋,就是舒服得發出哼哼的聲音。我個人傾向於後兩種。野望,即在野外望遠,取空闊之意。首聯大意就是杜公悠閒地坐在江亭裡,看著遠方的原野,緩緩地長吟。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水流,此處指江水。心不競,出自《左傳》:“心則不競,何憚於病”,競,理解為強,爭強,好強,堅強之意。而云在一句,按古人的詮釋,指的是“白雲在天,山迅陵自出”,更傾向於時間的蒼茫感。因此,頜聯主要闡述的重點是心境的平和,放鬆心態,享受自然。就會像流水和白雲一樣閒適靜謐,意趣無窮。
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
這頸聯來了一次模糊的轉折,寂寂,表面上是寂靜無聲之意,實際追溯典故的話,反而出自曹植的《釋愁文》“寂寂長夜,或群或黨,去來無方,亂我精爽”,暗中點出一個“愁”字。而南朝還有一個被杜公十分推崇的詩人何遜,他有一句詩“少汀暮寂寂”,更是說的是愁。而何遜的命運同樣顛沛流離。欣欣,原意指草木茂盛,典出自陶淵明:“木欣欣以向榮”,還有自私二字,不是指現代語自私,而是兩個獨立的詞,“自”和“私”,因為要和出句的“將”和“晚”相對應,自,指自然,私,指一個人,或者暗地裡的。即,自私,是指天然而自然地生長。顯然,有何遜,有陶潛,看上去這一聯閒適如初,實則已經開始了轉折。渲染出一點茫然或憂愁之意。
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或者,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尾聯有兩個版本,前者是急轉直下,將自己的悠閒和江東的戰事進行對比,反而顯出杜公的憂國傷民,所以才回首一顰眉。顰眉,皺眉之意。景物雖然,心情雖佳,但仍有愁懷,而這愁懷卻是家國未平。後一個版本也是感懷世事,故林,原指曾經呆過的樹林,後指故鄉。典出自謝靈運詩:“迷鳥懷故林。”,出句意為由於戰亂無法回到家鄉。排悶,就是排遣苦悶,強,即強行,強迫自己之意,裁詩,就是態度嚴謹的寫詩。無論哪一個版本,尾聯的言外之意都是憂患,無奈,痛苦。
首聯清閒,頜聯入景,頸聯微轉,尾聯感懷。第一聯都有喜有憂。雖然身處平安之地,體心之無競,觀物之自私,淡然物外,可是依然放不下時事,放不下憂國憂民的情懷!
回覆列表
杜甫的《江亭》,詩歌賞析和一個詩人的經歷及本身的性格是分不開的,至於所謂什麼意象,結構,境界是另外的事。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是詩人惦念國家不平,戰火燃燒,自己報國無門的寫照。需要提到的是,報國無門更是無力報國。詩人是不可以也不可能治理好國家的,因此詩人的詩歌可做藝術賞析之用,不可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