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舊話

    何可綱:

    何可綱為袁崇煥舊將,天啟六年寧遠大捷,因功進都司僉書,歲省餉百二十萬有奇。

    袁崇煥在給崇禎皇帝的奏疏中,這樣讚美何可綱——可綱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謀,其才不在臣下。臣向所建豎,實可綱力。請加都督僉事,仍典臣中軍。”

    袁崇煥死後,何可綱率軍駐守錦州、寧遠、大淩河要塞。

    悲慘的結果:

    何可綱前期的生活經歷,史書上記載非常少。很大可能並非透過科舉之途而晉升,而是從軍之後,由一名小卒做起,逐漸成為邊關的優秀將領。

    早在袁崇煥當寧遠道時,何可綱就是他屬下,並且跟隨袁崇煥取得寧遠大捷的輝煌戰果。何可綱很有戰略眼光。當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時,他就曾經說:“生文龍,國不幸;用文龍,朝廷不幸;殺文龍,公不幸。”

    當袁崇煥被朝廷凌遲之後,何可綱歸屬於祖大壽麾下,成為其副手。崇禎四年,祖大壽打算在大淩河築城,讓錦州多一道屏障。

    可是還在修築的過程中,皇太極的騎兵就趕到了,倉促之下,祖大壽只好退回沒有完工的大淩河城堅守不出。此時,大淩河沒有多少糧草,更沒有多少兵馬,八旗軍將城池圍得水洩不通。

    祖大壽帶領明軍做過幾次突圍,都無功而返,只能在城中靜待援軍。援軍也確實來過,而且不止一次。松山守軍兩千人,總兵吳襄、宋偉率領的六千人,曾經三次靠近大淩河城。皇太極卻拿出了漢人經典的圍城打援的戰略,三次擊敗援軍。這讓大淩河城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更令人絕望的是,城中的糧草已經消耗殆盡,戰馬也被屠殺吃掉了,最後發生了可怕的人吃人的局面。大淩河本來就是要塞,房屋很少,都被拆掉當柴燒,到最後連人骨頭都用來燒人肉。

    這就是《清太宗實錄》記載的:大凌自八月初六日受圍,直至十一月初九日始潰,百日之厄,炊骨析骸,古所沒有。可見大淩河確實已經到了支撐不下去的時候。此時,後金也多次放出訊息要求大淩河全軍投降。

    最開始,祖大壽、何可綱的意見一致。因為以前阿敏屠城的印象太為深刻,何可綱認為,戰死是死,餓死是死,投降也是死,還不如選擇前者,留下 一個忠義的好名聲。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餓得毫無力氣的軍民逐漸開始動搖了。在農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第四次救援,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救援開始了。監軍道張春率領四萬人來到大淩河。可是這四萬人,除了最初打了一點小勝仗以外,最後還是被八旗軍擊潰。

    從此,明朝算是放棄了大淩河。於是,祖大壽只好投降,其餘的將領也默不作聲。然而何可綱卻死活不同意,祖大壽也顧不得那麼多了,親自將何可綱綁到後金人面前處死,以表明自己的誠意。

    史書記載他“顏色不變,亦不發一言,含笑而死。”。可怕的是,他剛死,城中的饑民一擁而上,將英雄的遺體分而食之。

    當然,祖大壽這次投降也確實是假投降,他找了個機會,逃回了大明。在寫給朝廷的奏報上,祖大壽辯稱何可綱是因為感激朝廷的恩惠,在危難的時候,主動獻身給饑民。

    後來,明廷直隸巡按王道直查明情況,上書說:“淩河之困,獨副總兵何可綱,大罵不屈,死無完膚。

    據《清太宗實錄》卷十描述:何可綱臨刑前“顏色不變,不出一言,含笑而死。城內飢人,爭取其肉。”

  • 2 # 老頑童374236889

    何可綱是袁崇煥麾下“關寧四猛”之一。其餘三人為滿桂、趙率教和祖大壽。

    趙率教和滿桂先後戰死,祖大壽欲降,何可綱堅拒不從被殺。民族氣節,凜然可欽。不失為一位民族英雄,壯哉何可綱!偉哉何可綱!

  • 3 # 聰明的小龍女

    何可綱明末一位驍勇悲壯的抗清名將,也是袁崇煥麾下舊部愛將之一,戎馬一生有勇有謀治軍有方忠君報國奮勇殺敵結局悲壯。官居參將中軍右都督,鎮守要塞大淩河,因主將祖大壽降清他誓死不從慘遭殺害含笑赴死以身殉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曼巴羅伊為什麼在27歲就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