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風觀自在
-
2 # 100t蝸牛
曾經我意識到自己患抑鬱症的時候,感覺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加了幾個抑鬱症病友組織的QQ群。
在群裡詢問各位病友的意見,是去看病,還是靠自己心理調節。其中一位病友給了我一個讓我受益終身的一句話:你都幾十歲的人了,自己的事,自己都不敢做決定嗎?
於是我鼓起勇氣去了精神病醫院看心理科,透過吃藥治療,加上自己不斷地給自己心理調節,現在感覺像重獲了新生。
但是,我現在依舊跟母親住一起。這裡提一下我母親的情況,我母親是一位負能量爆棚的人,現在依舊是這樣。
但是,我能夠清楚地分辨出她說的每句話是有心的還是無心的,那句話該聽,那句話不該聽,也就是說,任她怎麼說,已經極少會影響到我的心情、生活狀態和工作狀態。
打個比方說,如果她是一條河,我以前就是她河裡的一片樹葉,隨波逐流;現在我是河裡的一顆頑石,任她波濤洶湧,我自巋然不動。
並且,經過我慢慢地與她溝通交流,她的負能量現在已經減弱了不少。
所以,我覺得“環境改變人”這句話固然不錯,但是,如果我改變不了環境,我就做我自己。
共勉。
-
3 # 始終142942699
如果有個人想過河,面前就一座橋,因此選擇從橋上過………………
如果正在過時,此人不僅不對腳下的橋生感恩心,還嫌橋這不好那不好……請問這不是典型的忘恩負義又是什麼?
任何外境,其實都是自己往昔業力所變現,且隨自己現在心態而改變的。當知善惡有報、因果不虛,如影隨形、皆人自召。所以孟子才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4 # 婚姻家庭諮詢師
原生家庭就是父母給的這個家庭,中重患者不能離開父母,因為這類患者怕有不好的想法怕自殺因為要24小時陪護的。
-
5 # 喜悅之家
中重度抑鬱是很痛苦。
抑鬱的產生和原生家庭有一定的關聯。也有一部分經歷艱辛的人,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
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和原生家庭連線上之後就可以和原生家庭告別分離,做自己。
首先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沒自主選擇的權利,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三親六戚,隔壁鄰居等……我們其實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配角。
然後我們的身心隨著生長經驗的積累,主觀逐步的往主角發展。可是我們容易忽略一點,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我們不過是別人眼裡的“死跑龍套的”。
但是,我們很多人在配角都沒做好的階段,就急於去做主角,步子跨大了就扯到“蛋”了。
難道我們一定要做主角嗎?
真正會做主角的人是把別人當主角的。
在原生家庭裡,我們必然是父精母血的產物,那麼無論是基因還是靈魂,必然住著2個人,父母;在父和母的基因和靈魂裡又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再往上追溯就無窮無盡了。
也就是說,在我們每個人的身心裡都有很多個人,那麼這麼多個人都爭當主角,能不打架嗎?
那麼如果是都當配角呢?那不就自然和諧了嗎?
最後,我們禁不住要問,自己在哪裡?自己是什麼?
就像螞蟻和蜜蜂,還有深海里的魚群,個體無意識但卻集體湧現出一個智慧的整體。
你身心裡的N個人,做好了配角的角色,達到自然和諧了,然後集體湧現出來的那個人,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