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趕快那沒轍

    世界1/3的人口生活在中國和印度,由於人口數量相近、經濟潛力及全球影響力相當,兩國常常被相提並論。最初,兩國在經濟增長和貧困程度方面幾乎一樣,直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分野。

    事實上,上世紀90年代初期,印度的人均GDP要更高,而當時中國農村收入水平上升很快。印度啟動反貧困改革是在90年代,只比中國晚10年。但印度卻未能達到同樣基準,而中國的改革在約25年前就已初顯成效。

    中國扶貧成功的歷程始於1978年,當時北京採取市場改革與政府專案相結合的方式。事實證明,這套扶貧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此後從未倒退。中國增長的三個因素是製造業、大量投資和基礎設施革命。中國達到了中等程度的人均收入水平,給國家留下很大的增長空間。

    由於目標簡單而適度,中國的減貧得以可能。首先,重點是實現可持續性,而非經濟高增長。其次,政府專門為扶貧推出各種計劃,並與公平發展政策相結合。第三,目標是實現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從而成就大規模減貧。

    相比之下,印度也搞了政府專案和改革。但腐敗和政府管理不善一直是主要障礙,還有因政府頻繁更迭造成的延續性和責任感缺乏。更糟的是,失業率上升、貧富不均和極端貧困,印度經濟形勢如今在下行。《經濟與政治週刊》稱,印度當前的經濟發展和商業增長計劃失敗,貧困水平驟升。

    在中國,由於扶貧工作卓有成效,預期壽命、健康、教育和人均收入等社會指標都在不斷改善。相比之下,印度30%人口的人均日收入還不到1.9美元。世界銀行稱,印度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全球最多。

    僅在過去3年,中國就使5564萬人脫貧,貧困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到2016年的4.5%。世行行長金墉不久前表示,中國的扶貧成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故事之一”。從世界範圍講,全球貧困率從1981年的40%下降到2013年的10.7%,中國居功至偉。另據中國的報告稱,該國目前正接近於達到到2020年消除極端貧困的目標。

    印度可從中國的扶貧經驗中受益。中國持續的崛起,已令其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從購買力標準等計算)。按目前趨勢發展,中印的GDP總和遲早會匹敵美國和歐盟的GDP總和。 如果印度想要脫貧就必須學我大中國,堅決改革開放,重視教育。

  • 2 # 萬里蜀江客

    從顯性的社會現象上來看,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富裕問題,把印度甩開,並拉大差距,是在改革開放之後。但從隱性的深層次原因來看,兩國現狀的巨大差距據,根源在於中國解放以後到改革開放之前這一段時期,對於農村傳統社會極為深刻的社會改造,就是社會結構和人的現代化問題。毛澤東時代透過深刻而激烈的社會革命,從根子上解決了中國社會結構的現代化問題,所以到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時,看起來似乎和印度處在差不多的起跑線上,人均GDP甚至比印度還略低,但中國的社會結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已經徹底走出了傳統的一盤散沙的農業社會,已經徹底擺脫了舊的宗法家族和封建思想的束縛。這個任務,印度到今天也沒有完成,而且隨著印度將西方式的一人一票制度不斷的固化,完成這個任務就更加顯得遙遙不可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過鋼琴再學小提琴應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