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胡說三農
-
2 # 楊曉鋒
哈哈哈,怎麼寫上幾個符號。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一大家人困聚在一起,分享由父母親準備的年貨,實在是高興萬分。
年夜飯吃過後,乘車去公墓給祖先點上香,燒上錢紙,寄託思念之情。
-
3 # 途蟲的百味人生
這個問題,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因為不同年代的人對於年的記憶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是網路時代,是娛樂時代,現在我們對於新衣已經不感冒了,對於春晚已經不再依戀了,對於美食也不覺得那麼饞了,甚至我們對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年飯也不那麼看重了。說實話,現在的年味真的越來越淡了,如何尋找以往過年的味道?先去回憶一直那些漸行漸遠的年味是怎麼樣的。
我是70後,直奔50而去了,我們這個年代的人,總有憶苦思甜的習慣。說實話,我真的很懷念我們童年那個年代的年味,從殺年豬,貼春聯,扎燈籠,吃團年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穿新衣,逛鄉場,放鞭炮,整個村子裡的二十多個孩子匯在一起,在春節期間可以瘋了好幾天,這些日子,沒有作業,沒有培訓班,就是盡情的玩,撒歡地玩,現在的很多孩子,真的享受不到這樣的年味,這樣的童年了。前兩天我一個朋友說,他孩子的補課安排到了大年二十九,著實讓我對孩子深表同情。
我們那個年代,生活比較清苦,因而對年的期盼十分強烈。因為過年,我們可以穿新衣,而新衣服和新鞋子都是母親一針一線縫製的,母親的手工線活真的很好,也很辛苦。因為過年,父親會給我們一些驚喜,比如從鄉上扛回一大捆甘蔗,買上一堆水果糖,然而在大年三十晚會根據我們兄弟姐妹的學習成績按功論賞,給我們發壓歲錢,好象就是三五幾元吧,不過我們已經很滿足了,我們兄妹成績都很好,這讓父親每年春節都要破費,但我們知道父親是心甘情願的。因為過年,我們村子裡的小屁孩們總有吃不完的東西,玩不盡的遊戲。從大年三十開始,村村寨寨就開始放鞭炮,此起彼伏,熱鬧非凡。而我們這些小屁孩,會用不多的壓歲錢買些鞭炮和花炮,大家在水田裡放,在山上放,甚至在牛糞上放,其樂無窮。
年味,有些已經逝去了,不可能重現。比如說殺年豬,在我們村子裡,已經不可能重現的。但有些年味,還是傳承的,比如說無論路有多遠,都一定要回到家鄉,一定要到父母身邊,跟父母親一起吃年夜飯,給侄兒侄女壓歲錢,一起陪著父母到鎮上去逛逛等等,中國的年味,有些會消失,有些新的年味又會產生。懷著感恩的心過年,懷著愉悅的心情過年,辛苦一年了,多想想開心的事情,過一個真正快樂的年。(圖片源自東方IC)
回覆列表
先說說什麼是以前過年的味道。
以前,只要到了臘月二十以後,過年的氣氛就非常濃郁了。在我們這裡,有這麼幾句俚語:“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殺豬豬;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穿新衣;二十八,貼花花……”可見為了過年是多麼的忙碌。其實這就是過年的一種味道。另外,大人們忙著準備各種年貨;而小孩子放鞭炮、玩彈珠、推鐵環……忙得也不亦樂乎。可以說過年的氣氛很濃,“味道”也很足。
但是到了今天,這一切都成了歷史。大人們忙著打麻將、推牌九……;孩子們忙著看電視、扣手機,根本就沒有過年的味道。
那麼,怎麼找回以前過年的味道呢?
依我看,以前過年的味道只能塵封在記憶中、永遠找不回來了!因為這是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是歷史的必然!任誰都改變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