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在盪鞦韆

    吳起可以說是春秋戰國時期屈指可數的文武全才之一,文能安邦定國,尤其是幫助楚國實行變法,一度使得楚國欣欣向榮,呈現富強之勢;武功方面,更是既能練兵,又能帶兵百戰百勝,尤其是5萬魏武卒橫掃天下,威震諸侯。但是,在這文治武功之下,吳起卻不得善終,其面對的是建功於魯,魯公不信任;建功於魏,魏國排擠;建功於楚,慘死楚國。那麼為什麼吳起在各國建功卻都沒有得到好的下場呢?為什麼文能入相武能出將的吳起,卻始終受到排擠,不能得到善終?

    ①性格決定命運,有小人之嫌。

    吳起雖說才華橫溢,但是未免也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小人行徑,為人刻薄寡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少年時殺鄉里,外逃。吳起家本來是很有錢的,但是被吳起敗光了,於是鄉里很多人就笑話吳起,而吳起不反思自己的過錯,反而在夜黑風高的晚上,殺了這些鄉里,逃跑;第二,為了做將軍,殺了妻子。當時吳起在魯國為將,齊國來攻,魯公想讓吳起領軍,但是礙於其妻子是齊國宗室女,為了能使魯公消除對自己的疑慮,吳起殺死妻子,終於得到領軍職位;第三,母親去世,不回去奔喪。在當時,是非常講究孝道的,如果一個人不孝敬父母,這個人的品質也可見好不到那裡去,而吳起在母親去世,為了事業卻不回去奔喪,簡直是刻薄的典型代表。從上面三個例項,可以看到,吳起這個人在性格上絕對能算得上一個真小人,這樣的人國君其實是不敢用的,因為,你吳起為了權位連親情都可以不顧,那麼還有什麼可以制約你?因此經常會受到排擠。

    ②功高必震主,卻不知道進退。

    吳起一生征戰,幾無敗績,76戰全勝64,其餘的也都是打成平手,可見才能多麼強。而在當時情況下,如此強的軍事能力放在任何一個國家不僅國君不敢用,同僚更是會猜忌萬分,但是,此時吳起卻對成功太渴望,不知道進退。首先,在魯國大敗齊軍後,聲名鵲起,而且其籠絡下屬、士卒的能力,讓國君也是左右為難,用能打勝仗,但也怕自己根本控制不住。而且,吳起的到來直接打破了魯國原有的權力結構,可謂是一顆金子掉入泥沙,但仍是閃閃發光。如果吳起知道進退,越是功高越是要表現的謙卑謹慎,不讓人感覺到芒刺在背。之後在魏國也是一樣,為魏國建立了功勳,但是自己對相位就產生了想法,這也是不知進退的例子,因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功勞這麼大,自己又不收斂,不知進退,那麼國君怎麼控制得了你?能不猜忌麼?

    吳起到了楚國後,雖然得到了楚悼王的極大信任,來進行大刀闊斧,前無來者的大力改革,但是,吳起,卻也是太看重權位,不能審時度勢。因為,其改革內容就是大力削弱楚國貴族勢力,重用賢才,裁撤很多的楚國貴族官職,也要貴族透過功勞來混飯吃。這極大的撬動了貴族集團的利益蛋糕,他們自然對吳起是恨之入骨。但是,吳起在變法時也未能考慮到這些,而是步子邁得太大,沒有考慮到循序漸進的道理。吳起其實心裡很明白這一點,之所以自己還能活著,完全是楚悼王的庇護,但是,在楚悼王病危,吳起卻未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處境,沒有分析當時的狀況,此時應該趁楚悼王未死,而功成身退,但是一方面,變法可能還未完全結束,而另一方面,吳起對於新王,以及繼續重用自己還抱有很大的幻想,因此,才會在楚悼王死後仍跑到皇宮,最後被亂箭射死。

    其實,吳起是一個真正的改革家和軍事家,作為改革家好像都有宿命,和後來的商鞅、申不害、白起、李牧等等一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葉落地成堆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