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發音差距這麼大。
6
回覆列表
  • 1 # 知以

    答題主問:

    關於“Athens”一詞的詞義考究,筆者才疏學淺未能深究,還有待時日的積累才能為您作答。另一方面,倒是參見不少網上訊息,稱該詞的翻譯有賴於閩廣地區的譯者,大概是清朝時期“閉關鎖國”政策下,東南沿海地區較為開放,西方文化經由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傳入內陸,作為“把關人”,對西方經典的譯作自然帶上了閩南地區的方言口音,因而才有了“Athens”可譯作“雅典”一說…以下借用的是遊修齡老先生的研究:

    Athens 譯“雅典”。英語 Athens 來自拉丁語 Athenae ,拉丁語 Athenae 來自希臘語 Athenai,此字常用多數,故英語也作Athens 。

    最初翻譯這些地名、國名的懂外文的大抵都與閩廣人士有關。明清以來,與西洋打交道的,不論經商、移民、留學、興辦西洋造船廠等,都是閩廣人帶頭領先,最先學習洋文的自然也是閩廣人。清末的林紓(林琴南,福州人)青年時代便關心世界形勢,認為中國要富強,必須學習西方。他不懂外語,不能讀原著,只靠“玩索譯本,默印心中”,並向馬尾船政學堂的師生請教。他曾請懂外文的人口譯,再由他筆譯成中文,包括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臘、日本和西班牙等國的幾十名作家的作品,當時有“譯界之王”的美稱。接著有福建侯官人嚴復(1853——1921)開始直接派往英國學習海軍,但嚴復同時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發生興趣,涉獵了大量資產階級政治學術理論,尤為讚賞達爾文的進化論。回國後,本來致力於海軍教育事業,因得不到洋務派的重用,轉向從事翻譯事業,介紹西方政治經濟學學說,嚴復是中國第一個翻譯介紹赫胥黎《天演論》的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即是嚴復所歸納,影響深遠。他還翻譯了亞當·斯密的《原富》,斯賓塞的《群學肄》、孟德斯鳩的《法意》等。清末民國時期精通外文而把中國古典著作翻譯成外文的有辜鴻銘(廈門),林語堂(福州)等人士。清末民初還沒有如現今推廣的標準普通話,所以譯音受譯者家鄉口音的影響不足為奇。茶葉的英語音譯“ tea” , 便是閩南話而非普通話的茶(cha),“烏龍”茶的英語音譯 Oolong,而非普通話的Wulong,也是一樣。回到本題,“希臘”的“希”和“雅典”的“雅”,猜想當是上述閩籍學者所首先翻譯,但要去查核最初的“希臘”和“雅典”的譯名出處是在那本翻譯書裡,不是一時所能解決。我曾請教一位福州同事,請他用福州方言念漢字“希”的音,完全象英語的“he”,而非“shi”,所以“Hellas”和福州方言的“希臘”非常吻合,而普通話的“希”則象英語的She ,與“Hellas”不吻合。同樣,請他用福州方言念“雅”的音,完全和Athens 或 Attica 的字首“A”相當,而非普通話的“ya”。這樣,“希臘”和“雅典”便和“Hellas ”及“ Attica”貼近,而用普通話去唸,則相去甚遠,這就可以理解了。是否正確,有待專家指正。

  • 2 # 雷之煥

    我覺得雅典這個地名簡直妙不可言。其英文比較接近南方方言“雅典“,中文含義也非常好,高雅而古典,難道不是很契合這座城市嗎?各種悠久的歷史遺蹟、各種標榜千古的雕塑藝術、豐富的民間工藝和表演藝術,所以翻譯成雅典其實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中文發音,同時又兼顧意譯,在地名翻譯上是難得的神來之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親身經歷過火災後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