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俊俊馱0923
-
2 # e點空間
問題有點太籠統,不是人類會忘記以前的回憶,只是人類中的一部分人因為各種原因會忘記以前的記憶。如果是真正在乎過得的人,一生都不會在你的記憶裡消失的!
-
3 # 小陳網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人經歷的事情比較多,久而久之也不願意去想過去的往事,只是自己在遇到困境和傷心事的時候,情緒比較低落,往往覺得自己想起某一個情景,還是很美好,但總覺得要一個完整的回憶,可怎麼也想不起來。給個個人建議,希望你靜下心來,慢慢的把自己一點點回憶寫下來,也許寫著寫著就慢慢想起來了,希望對你有用。
記得上學的時候非常羨慕那些擁有過目不忘能力的人,他們總是學的更快,記的更多,在考試中也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人的大腦是一個記憶的寶庫,人腦經歷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感和情緒,練習過的動作,都可以成為人們記憶的內容。
但是,現在的科學家卻表示,人類的記憶是有侷限的,在你學會東西的24小時內,記憶力是最牢固的,到第二天,你便會忘記了大部分,那麼第三天呢?在幾天之後,能夠存留在你記憶中的僅僅只是一小部分,這就是人類的忘記曲線,遺忘曲線由德國的一位心理學家H.Ebbinghaus研究發現的,他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這條曲線對人類記憶認知的研究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但是人體大腦對新事物的遺忘是循序漸進,透過這個曲線人們可以掌握遺忘規律並加以利用,從而提升自我記憶能力。
等到網際網路時代,就是人類的現代文明社會,從腦海中調動記憶,好像變的更加不那麼重要了。我們隨時可以透過網路,得知我們想要知道的任何資訊。你的相片,聲音,影像,文字資料等各種記錄以及回憶資訊都被存放在雲端伺服器中,隨時需要,隨時呼叫,你只需要一臺可以上網的裝置即可!
(遺忘曲線小百科:遺忘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程序很快,並且先快後慢。我們來仔細看一下這條曲線,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後也就是24小時候,如不抓緊回憶複習一下,你就只會記得原來的25%的內容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開始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比例大約在3成左右,一週後只記得全部內容的13%了,而乙組遺忘曲線的規律進行了複習,一天後保留了98%的記憶內容,一週後也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多)
人們已經吧記憶的複雜化繁為簡,不需要記錄詳細內容,只需要記錄存放的位置即可,所以人們往往記得資訊要到哪裡去獲取,可是詳細的內容卻怎麼樣也想不起來。這是因為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了人類的外在記憶,它已經改變了大部分人的記憶方式,我們在也不用像過去一樣,將一段資訊,牢牢的刻錄在自己的大腦當中。
但是,這種生活方式,也會讓人類的記憶變的非常容易健忘。因為不經常使用自己的記憶,大腦會自動的將這些不必要的記憶消除。最關鍵的是,機器太久不使用會生鏽,會壞掉,人類大腦以及各種身體器官都是一樣的,經常不試用,這個功能就會退化,變得遲鈍了。你會慢慢失去你對大腦掌握記憶的能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你覺得人工智,網際網路科技,給人帶了便利的同時,是否算是讓人類披上了一件懶惰的厚大衣!這樣真的會讓後代越來越好嗎?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不透過網際網路,如今你還能記起多少過去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