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鑑水漁翁

    魯迅是時代的先行者,狂風巨浪中的燈塔。而胡適,是黑暗中的牆頭草,甘當庸人的所謂學者。魯迅看不起胡適,他們兩人,沒可比性。思想境界,不在一個層次。

  • 2 # 物述家說

    一、魯迅與胡適的經歷與性格

    魯迅原名周樹人,出生於浙江紹興的一個地主家庭,12歲那年父親患上重病,從此開始家道中落,只得將家中的財物典當換錢。雖然家裡在努力為父親籌錢治病,但3年後父親還是不治身亡。從此魯迅立志學醫,23歲那年,他終於得償所願,前往日本學醫。

    但在求學過程中,他卻發現:學醫雖然能拯救華人的肉體,卻不能拯救華人的靈魂。回到中國後,他化名魯迅,並撰寫《阿Q正傳》、《孔乙己》等文章批判華人的國民性,並打算用這種方式喚醒華人的良知,拯救面臨亡國危機的中國。

    相比於魯迅,胡適的人生要幸運得多。胡適雖然也出身於江南的地主家庭,父親也早早過世,但他的人生似乎順風順水得多。他小時候到了要上學的年紀,家人就讓三哥帶著他去上海,到中國的第一所新式小學——梅溪小學中學習,此後更是在公學資助下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高材生。

    自父親病重起,魯迅就已經經過了各種世態炎涼,作為長子,他更需要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因此他習慣於橫眉冷對外界的質疑,而將溫情的一面留給親近的人。而胡適更像是個被人保護著的小兒子,性格相對隨和中庸,而又帶了點文人的風流倜儻。這兩人不同的性格特徵,使得他們的關係變得十分複雜。

    二、魯迅與胡適之間的那些愛恨情仇

    魯迅和胡適最初的相識,是在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中。當時胡適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之一,魯迅也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力干將,作為《新青年》雜誌的撰稿人,兩人相互認識,並彼此欣賞,很快就成了好友,兩人從此無話不談,一時成為北平文化界的美談。

    然而好景不長,1925年魯迅和胡適在文學思想上出現了極大的分歧。作為一位左翼自由作家,魯迅更希望用自己的文章影響勞動人民,反映他們的真實生活,從而達到改造中國社會的目的。而身為社會精英,胡適則更希望教育上流社會的人們。兩人一直為此爭論不休,友誼也走向破裂。

    兩人斷交後,性格倔強剛毅的魯迅曾多次在文章上批判胡適。在《文壇秘訣十條》中,魯迅就曾寫到:

    “須多談胡適之之流,但上面應加‘我的朋友’四字,但仍須譏笑他幾句。”

    而在《出賣靈魂的秘訣》中,他則直言:

    “胡適博士不愧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軍師。”

    面對魯迅的激烈言辭,胡適則是以君子之姿迴應。魯迅寫文章諷刺、辱罵胡適,他都從不接招,沉默以對,魯迅死後還親自為他撰寫悼詞。當有人在他方面辱罵魯迅時,他還會予以回擊。例如蘇雪林就曾在魯迅死後辱罵魯迅,胡適對此迴應道:

    “凡論一人,總須持平。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魯迅自有他的長處。如他早年的文學作品,如他的小說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說魯迅抄鹽谷溫,真是萬分的冤枉。鹽谷一案,我們應該為魯迅洗刷明白……如此立論,然後能使敵黨俯首心服。”

    魯迅和胡適原本是很好的朋友,卻因理念不同二最終分道揚鑣。此後,兩人不同的性格使得他們用各自的方式對待彼此,這本無對錯之別,只是後人根據自己的理解,妄自猜度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祖國繁榮富強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