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尋蹤
-
2 # 歷史百家爭鳴
司馬錯,與張儀來比,知名度稍遜於張儀,但司馬錯為秦國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功勞他不亞於張儀。當時,巴蜀兩國交戰,兩國都到秦國請求支援,秦惠文王想出兵攻打蜀國,但考慮到蜀道之難,並恐怕南韓可能會前來侵犯,所以猶豫不決。司馬錯與張儀就此爭辯,張儀覺得應該攻打南韓,而司馬錯就反對張儀的看法,認為攻打蜀國可以“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司馬錯的意思就是秦國打蜀國是一石二鳥、名利雙收的事情。對於張儀攻打南韓的看法,他覺得“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這是一種敗壞名聲與利益的事情,會惹來各諸侯的討伐,所以司馬錯主張不能打南韓,而應當打蜀國。結果事實也證明了司馬錯的正確性,秦國得到蜀國以後,使其成為了自己的大後方,秦國更加富庶和強盛。所以說司馬錯對於秦國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讓秦國有機會吞併天下。
但司馬錯並沒有因此封侯拜相,因為司馬錯率領隴西軍南下東攻楚國,迫使楚國獻出漢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後,司馬錯就在歷史中消失了,對於他沒有封侯拜相的事也不太清楚。
秦國武功極盛,長平之戰的白起,滅國大戰的王翦王賁父子,都為人所熟知。其實在他們之前,還有一位司馬錯,或因戰役規模不夠大,或因殺戮敵軍不夠多,而被忽視了。
司馬錯對秦的貢獻,不在於某場大戰,而是關係全域性的戰略眼光,因其對於蜀地的吞併,給秦國後來的大一統建立了大後方和大糧倉。
• 滅蜀之戰。公元前316年,巴國(今重慶)和蜀國(今成都平原),兩家都來向秦國求援。秦惠文王(孝公之子)因為擔心入蜀艱難,又怕出兵時別國侵犯而陷入兩難。
對此張儀和司馬錯產生了爭議。張儀是縱橫家,說到口才,沒幾人能勝過他。他的意見是:先攻南韓,一直打到周王城,可以挾天子令諸侯,霸業可成。而蜀地偏遠,蠻荒之域,沒什麼價值。
司馬錯則提出不同的見解:蜀地土地廣大而富庶,但是軍事力量不強,而且緊鄰秦國,卻遠離六國,既能輕易拿下,也不會受到別國的阻撓,不用花費很大代價,就能拓展疆域增強實力。奪取巴蜀之地後,還可以沿長江順流直擊楚國腹地。秦惠文王是個實幹家,聽完眼睛一亮,決定就這麼辦!
於是司馬錯帶兵平定蜀地,順便把巴國也收了。自此巴蜀之地成為秦國的後勤基地,一切按照司馬錯的既定方略進展。
•迂迴擊楚之戰。到了公元前280年,司馬錯集中兵力一路大迂迴,攻下楚國大後方的黔中郡(今湖南懷化),而楚軍主力正集結在西北秦楚邊境,後方空虛,致使這支秦軍一路破竹而入。後楚國以割讓漢水以北和上庸之地(湖北西北部)求和。
取得巴蜀之地後,秦攻楚國方便很多,公元前278年,秦白起沿江攻取西陵(今宜昌西),繼而攻下夷陵(宜昌),迫楚遷都。攻下楚國都郢後,設立治所,納入秦地,楚國屈原就是在這一年憤而投江。
•除滅蜀伐楚外,司馬錯平定蜀地兩次叛亂,使蜀地保持長期穩定。曾協同白起於公元前289年伐魏,下六十一城。前286年,司馬錯攻打魏河內(今河南山東交界),魏敗,獻安邑(山西運城)求和。
司馬錯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代, 史料記載自公元前316~前280年,共征戰36年,雖未拜相封侯,但作為秦國武官之首——國尉,已是對他勞苦功高的極大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