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揮弓探賾

    老濞宮粧傳父祖,至今遺民悲故主。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開鑿運河、便利交通,招引商賈、減輕賦役,使江淮地區經濟水平得以全面提升的劉濞,是漢高祖之侄、代頃王劉仲之子,公元前195年因隨劉邦破英布軍有功,被立為吳王,統轄三郡(丹陽、會稽、豫章)五十三城,定國都於廣陵(今揚州)。北宋文學家蘇軾寫出了泰州(漢稱海陵)人對劉濞懷念和崇敬之情,而在泰州人的口碑中,更是有別於官方的史書典籍,尊劉濞為財神,受百姓擁護和愛戴。

    橫貫泰州東西的古鹽運河,是一條由揚州茱萸灣(今灣頭鎮)經過宜陵向東,行至海陵倉(今泰州),再繞南城東過姜堰、海安,最終抵達如皋蟠溪(時屬海陵)的河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開挖時間僅比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開鑿建造的都江堰晚了77年,而比揚州的伊婁河早了900多年,比京杭大運河全線開通早了1400多年,劉濞成為了興盛泰州經濟發展的第一人,運鹽河成為了泰州這座城市的母親河。西漢文景年間,吳王劉濞在海陵開鑿的這條人工運河,既方便了糧鹽的運輸,也有利於農業灌溉、抗旱排澇。後人以高橋為界,西稱西運河,東稱南運河,也有人稱龍川河,上官河,現代人稱老通揚運河。其時,吳國利用發達的海運和河運,開通了邗溝的支流,深入了鑄錢業、煮鹽業、造船業,帶動了民間紡織業和漆器、竹器等手工業行業,使吳國經濟水平的發展,如虎添翼,勢頭迅猛,積累了豐富的資財。劉濞為了提高吳國百姓的生產積極性,恩澤灶民,百姓幹活很有動力,遍地都是熱火朝天的煮鹽場面,同時減免了灶民農業稅,如有人願意加入軍隊時,還會給予豐厚的物質獎勵,使吳國百業興旺,舉國繁榮,走上了民強的道路。《前漢紀景孝第九》中說劉濞有諸侯之位而實富於天子的功績,可謂是“經濟大師”,掌握了漢朝差不多一半的經濟命脈,成為了漢朝經濟實力最強的藩王,相當於統治了東南一帶半壁江山。運鹽河見證了泰州民本思想的發展,孕育了漢代的海陵倉,興盛了南唐的泰州城,形成了泰州人的平和從容、低調內斂、自強不息、順其自然的性格。東漢史學家班固評價曰:“吳王擅山海之利,能薄斂以使其眾,逆亂之萌,自其子興;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山海不以封,蓋防此矣。晁錯為國遠慮,禍反及身。”雖被扣上了反賊的帽子,但這只不過是統治者內部的權力鬥爭,並不會改朝換代,而如果劉濞贏了,當了皇帝,對百姓來說未必是件壞事,老百姓希望正如泰州名意,國泰民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不出自上古八大姓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