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平原春秋

    三歲之前,孩子主要是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能力差。讓孩子學習加減法,要讓他看見實物,透過實物之間的加減運算,學習數字的加減運算。

    比如孩子愛吃草莓,從買的草莓當中先拿出三個,然後再拿出5個,問孩子3+5=?,這樣透過數草莓來學習加法。一家人買了10個包子,每人一個,吃掉了三個,還剩下幾個包子呢?諸如此類,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這樣的例項,只要是家長抓住了機會,孩子就能學習到加減法。

    小學階段,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的天性愛玩,讓孩子在玩的過程當中學習加減法,孩子就非常有興趣。只要父母是有心人,時刻利用周圍的環境,引導孩子學習,孩子就會在玩的過程當中,獲取了無限量的知識。

  • 2 # 雙語媽媽劉南茜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數學成績很好,後勁卻不足了。

    大女兒就讀的私立幼兒園為了提高競爭力,在學前班提前教了小學一年級整年的數學計算內容,不到六歲的孩子已經學了100以內的進位退位加減法。但是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我發現,孩子竟然會犯一些匪夷所思的錯誤。比如借位時,她以為借的是一而不是十。

    這說明了什麼呢?

    說明了上課時老師只是講解從數字形式上如何計算。這是很抽象的,孩子不能把這個抽象的過程還原成實際的,真實物體的數量變化過程,也就是說,孩子沒有對應的形象思維。越是複雜,抽象的數學概念,就越需要形象思維來輔助理解。別看加減法只是簡單的計算,一定要打好形象思維的底子,孩子將來挑戰難度更大的數學概念,才能後勁十足。

    所以,我讓孩子先不做數字符號上的運算,老老實實退回到數小棍的過程。孩子對破十法不理解,用了小棍,抽象的數學運算立刻就明晰了起來。

    符號上的破十法是這樣的:

    但是一個不到6歲的孩子,如果沒有形象思維的支撐,對於17是如何拆成10和7的都不甚理解。所以我讓孩子一手拿10個紅棍,一手拿7個黃棍表示17。

    然後說我只要一種顏色的棍,要9個,你怎麼給我?(強調一種顏色,是為了讓她先從多的裡面拿,把問題簡單化。當孩子透徹理解計算過程後,就不用強調一種顏色了。)黃棍只有7個,顯然是不夠的,孩子自然就從紅棍裡拿10個給我了。然後我問,那你手裡總共還剩多少個?自然就是1+7=8。

    我帶大女兒做了四五次小棍的練習後,她再計算退位的減法問題已經基本不大了。而且讓我驚喜的是,她自己還想出了另一種演算法。就是先把黃棍7個給我,這樣還差兩個,再用10個紅棍減去兩個等於8。看到了嗎?這就是象形思維的好處,掌握了底層的邏輯,計算的方法就可以隨意轉化。

    再多舉一個象形思維的好處的例子。

    小學一年級的奧數題裡面,有考察加減法規則轉換的內容。比如:

    它可以寫成:

    如果只是單純記憶規則:括號外面是減號,括號裡面的運算子號要變化,相信很多小孩子是蒙的。但是如果你把它情景化,孩子手裡拿著15根小棍,你第一次要3個,第二次要7個,問孩子這樣是不是很麻煩?不如我先算好了,我一共要幾個,你再一起給我。當孩子理解了這樣的思維處理過程之後,再去理解上面的加減法轉換規則的話,是不是就容易很多了呢?

    所以學習數學最重要的一定是思維的培養,如果只是做純符號上的講解和記憶的話,這不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孩子是很容易聽不懂的。即使有的孩子記住了,沒有足夠的思維能力的支撐,以後學習更抽象的數學概念一定是後勁不足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油酥燒餅怎麼發麵及做法?